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感叹了一句。

    “李宽识人的本事再厉害,终究只是一个闲散王爷的命。要我说,太子殿下现在的崇文馆里面,那才是真的人才济济,我们渭水书院的教谕,好几个都是在崇文馆里面任职的。”

    长孙冲心中虽然也是佩服李宽,但是嘴上却是怎么都不肯服软。

    郑海:“趁着这李宽不在长安城,我们渭水书院得好好的刷一刷存在感,让天下学子都以入我们渭水书院为荣,让渭水书院成为朝廷每年春闱的胜利者。”

    虽然在算学方面,郑海承认观狮山书院是一枝独秀。

    但是在其他领域,郑海还是很有信心打败观狮山书院的。

    毕竟,朝廷的科举,最重视的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算科终归只是一个冷门的分类。

    这就像是奥运会,我在田径、游泳、足球等热门领域获得金牌,效果可比你那什么曲棍球、皮划艇要有影响的多。

    ……

    观狮山书院,许敬宗有点郁闷的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观光,我觉得你明天完全可以去参加进士科的科考,如果能够高中的话,那么楚王殿下要再给你安排什么位置也比较方便。”

    经学院是观狮山书院最薄弱的一个学院,每年考中科举的人数还没有算学院的一个零头多。

    本来,许敬宗倒也不是太在意,因为李宽并不重视经学院的建设。

    但是,曲江书院的欧阳通来砸场子之后,他就不这么认为了。

    我是可以不在乎经学院的建设,但是不能容忍其他人轻视我啊。

    这欧阳通摆明着是曲江书院用来冲击明年进士科的王牌选手,自己书院要是还是在明经科和进士科上没啥收获,到时候对比之下,就显得不是那么好看了。

    “许参军,参加春闱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加入观狮山书院的话,还是算了吧?”

    骆宾王如今可是永平县主的教谕,要是一转身他自己变成了观狮山书院经学院的普通学员,这楚王府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家县主的教谕水平太低?

    这要是因为这个问题而丢掉了这么好差事,那可就可惜了。

    “观光,你放心,我知道让你作为经学院的学员有点委屈,我可以代表书院直接聘请你为经学院的教谕,这并不影响你参加明年的科考。”

    许敬宗看到骆宾王不出意外的拒绝成为观狮山书院的学员,立马抛出了第二个方案。

    这跟人谈判的技巧,十个骆宾王也比不上一个许敬宗。

    “许参军,这……”

    最开始提出一个对方很难同意的要求,等到被拒绝之后,立马提出一个相对不那么为难的条件。

    这个时候,被拒绝的可能性就大大的下降了。

    果然,骆宾王只是简单的犹豫了几个呼吸,就同意了。

    “许参军您居然看得上我骆宾王,那我自然是没有意见。不过,这经学院的授课,我可能不一定每天都来,这个要看永平县主的授课安排来定。”

    骆宾王可不想因小失大,自然要提前把话说清楚。

    “你放心,这个事情我自然清楚。”

    许敬宗只是要骆宾王是观狮山书院的人这个事实,至于他来不来授课,其实许敬宗并不是太在意。

    “许参军,这骆宾王虽然有望高中,但是只靠他一人的话,估计还是很难压住曲江书院。并且那个渭水书院,据说过几天就要正式成立了。”

    等到骆宾王离开许敬宗的办公室,刘界在一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话是这么说,但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与明算科不同,不是一般的匠人子弟努力几年就能高中的。这几年春闺明经科和进士科进士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名门望族子弟,几乎找不到一个是匠人子弟出生的。”

    许敬宗对大唐的科举算是很有研究的了。

    没办法,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升学率,也算是许敬宗的业绩了。

    不好好研究一番怎么可以?

    “其实要是王爷愿意请房相来观狮山书院授课,那么愿意加入经学院的学子肯定会多很多。再不济也去请几个朝中大臣来经学院当教谕,这样对士子才比较有吸引力。”

    刘界的这话,说的算是很直白了。

    作为士子,到底要加入观狮山书院还是曲江书院,亦或是将来的渭水书院,最在乎的应该就是加入哪个书院能够获得更大的好处吧?

    就大唐现行的科举制度下,如果自己的教谕是朝中大臣,那么高中的可能性肯定会有所提高。

    许敬宗听了刘界的话,脑中筛选了一下朝中的几位大臣,“户部尚书戴胄刚刚致仕,一会你跟我去戴府拜访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他书院里来任教。”

    戴胄在儒学上的名气虽然比不上欧阳询和已经去世的虞世南这些大佬,但是作为曾经的户部尚书,他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至少对于许多外地来长安的学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一个书院的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