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然,这也造成了船队需要夜宿姑苏城外了。

    顾盼盼今天是第一次正式的跟李宽一行人一起用餐,也是第一次见识到楚王府的厨子的不凡。

    晚饭没有搞得多复杂,只不过是河里面捕捞起来的几尾鲜鱼,在加上附近农家采办的新鲜菘菜和葵菜等常见蔬菜。

    但是,味道却是让娇生惯养的顾盼盼都忍不住叫好。

    “武郎君,这水煮烤鱼,实在是人间美味啊,我一直以为清蒸的鲫鱼就已经很美味了,没想到这样先把鱼给炸一下,再跟菘菜、芽菜等煮在一起,居然如此好吃。”

    虽然知道武媚娘是女子,但是顾盼盼暂时还是习惯性的以武郎君来称呼。

    武媚娘反抗了几次无效之后,也就随她去了。

    “我也觉得这水煮烤鱼很好吃,不过王爷却是总觉得不满意。”

    武媚娘看了一眼李宽,笑眯眯的说道。

    没有辣椒的水煮烤鱼,没有辣椒的水煮鱼片,没有辣椒的水煮牛肉,没有辣椒的火锅……

    在李宽看来,都是不完美的。

    但是,这话跟谁说去呀?

    自己哪怕是去系统兑换都没有看到有辣椒,更不用说去哪里买了。

    只能等到以后船队去到南美洲之后,能够尽快的将这些东西给带回来,好让自己重新回味一下辣的感觉。

    “武郎君才高八斗,计谋无双,正好今天月明星稀,要不我们就吟诗作赋,比试一番?”

    顾盼盼本身在江都县就算是一个有名的才女,热衷于参加各种诗会。

    如今吃完晚饭之后,离天亮还远着呢。

    虽然晚风冷飕飕的,但是大家都穿的厚实,站在船头倒也不觉得有多冷。

    “盼盼,要说吟诗作赋,你找我可就错了。”

    武媚娘灵机一动,觉得这是一个让李宽留下作品的好机会。

    越是名传千古的诗作,它背后的典故也往往会跟着流传。

    武媚娘很乐意见到有更多自己跟李宽在一起的典故被人传颂。

    “啊?那我要找谁?”

    “喏,楚王殿下呀。”

    李宽看到武媚娘脸上那俏皮的笑容,无奈的耸了耸肩。

    每次都有人怂恿着写诗写文章,但是自己如今对这个真的不是特别感冒。

    主要是已经过了需要用这玩意来装十三的阶段了。

    不过,武媚娘这个大美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哪怕是看在她为自己挣了一堆积分的份上,写首诗出来送给她,也不算过分。

    好在江南一直都是文人雅客们诗词之中描写最多的地方,而扬州、苏州、杭州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目前一行人停靠的枫桥,就是其中一个亮点。

    估计许多人记住苏州有枫桥这么一个地方,都是依靠同一首诗。

    而这首诗,据说是连倭国那边,也都是属于耳熟能详。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李宽也懒得再虚情假意的客套,直接把诗作给抛了出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经典永远是经典,特别是这诗跟现在的环境相结合,想不让人叫好都难。

    武媚娘和王玄策是习惯了李宽秒作诗的速度,不过那顾盼盼就不一样了。

    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楚王殿下的诗就已经作好了?

    要是写的是其他的内容,她可能还要怀疑一下是不是提前做好的。

    可这“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明明是不可能提前作的啊。

    特别是,就在此时此刻,寒山寺里面的古朴老钟,真的响了起来。

    这让顾盼盼像是看外星人一样的看着李宽。

    嗯,如果她知道外星人是什么梗的话。

    自己虽然听说过楚王殿下是长安城第一才子的传闻,也看过《三国演义》和《白蛇传》,但是,这跟亲眼目睹一首佳作诞生在眼前,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这……能让武郎君这样的人物心悦诚服,楚王殿下之才,盼盼总算是见识了。”

    “王爷,这诗作,我想明天早上命人在枫桥旁边立下一个碑文,刻录下来。”

    武媚娘是见多了李宽的惊艳表现,适应能力已经提升了很多。

    但是,她还是发现自己的心跳在忍不住的加快。

    嫁人当嫁楚王殿下啊!

    “有王爷这《枫桥夜泊》在此,今后大家估计都不敢在随便写枫桥的诗作了。”

    王玄策也是识货的人,觉得这诗绝对会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

    “诗词之道,终归是小道,既不能解决百姓的穿衣吃饭问题,也解决不了百姓的住宿出行问题啊。”

    李宽想到后面的朝代,那些读书人越来越脱离百姓,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很是感慨。

    要改变这个趋势,观狮山书院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