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氏想到今天作坊里面第一匹棉布出来的场景,忍不住卖起了关子。

    “说的你就懂一样。”

    廖大叔觉得自己也是婆娘嘴里的“那些人”,有点不爽的,这个消息刚好能解释为何明年楚王府要大规模种植棉花。

    这么一来,好多人就坐不住了。

    长安城的勋贵不少,但是真正日进斗金,不差钱的,其实不算很多。

    大部分人家都是守着一些田地,收一些地租,另外再开几间铺子,每年的收支勉强有些结余而已。

    就像是房玄龄府上,要不是房遗爱的原因,他们能够从东海渔业以及味之素得到大量的银钱,他们府上的日子,过的其实也有点紧巴巴。

    毕竟,地租再怎么收,也是有定数的。

    “说的也是,这样一来,王爷你倒不用操心怎么推广棉花种植了。”

    程静雯自然是知道李宽想要大规模推广棉花的想法的,之前还以为比较有难度,没想到轻而易举的就开了一个好头。

    “要不是朝廷已经决定在江南道和山南道大规模的推广南洋水稻,勋贵们这么热衷于棉花的种植,还真不一定是好事呢。”

    民以食为天,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稳定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时候,你哪怕是有钱也好,粮食不能自给自足,也是哪个帝王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预计明年朝廷会推广几百万亩的南洋水稻种植,而棉花的种植面积,由于受种子的限制,那里的南蛮经常不服管教呢,在那种地方种植甘蔗,风险岂不是很大?可不可以在关中种植呢?”

    程静雯再聪明,毕竟也没有像李宽这样接受了互联网无数的信息轰炸。

    她并不知道甘蔗的种植环境,到底如何。

    “不可以,甘蔗在关中是种不活的,它喜欢气候炎热的地方生长,越是往南,越是长的好,含糖量越高。要想在大唐种植甘蔗,至少要到泉州周边才行,广州附近的话就更加稳当。至于你说的南蛮,它们要是不服管教,甘蔗地里正好缺少帮工呢。”

    如今正是大唐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李宽还真不怕南蛮作乱。

    再说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面临的威胁就不是来自岭南。

    只要引导一部分勋贵去到岭南种植甘蔗,当大家尝试到甜头之后,就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发岭南也将变得可能。

    别看南方到处是丘陵,是高山,其实广州周边的一大片区域,地势还是很平坦的,足够开发一个一两百万亩的良田出来。

    这些田地不管是用来种植甘蔗还是水稻,对大唐都是很有好处的。

    汉唐以来,中原王朝太过以来关中地区,这里聚集了太多的人口,对环境的消耗和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李宽觉得这种局面不能一直任由它发展下去,否则必然会迎来发展的桎梏。

    特别是农夫们都安土重迁,哪怕是关中人均土地面积变少了,也不愿意背井离乡,李宽需要用更丰厚的利益去刺激关中的农夫,特别是那些家中没有几亩良田的农夫。

    树挪死,人挪活啊。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