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一阵一阵的洒落下来,打得人脸生疼生疼的。

    因还未彻底入冬,地气儿尚暖,留不住雪,随下随化,小半天过去,地上就是半水半雪,简直和泥一般。

    秋狩归来的御驾,便踩着泥泞不堪的道路,一路沉默着进了宫门。

    虽说皇上一贯低调,不爱大张旗鼓摆什么阵势,但如此沉寂无声,实在不像一个帝王的作风。

    回宫后皇上一直没有露面,大小事务都是秦王主持。

    这就更令人深思了。

    渐渐的,京城的官场民间流言四起,说的都是皇上不行了,秦王要继承大统。

    到后来就连王氏也好奇问道“瑀儿,秦王登基对姑爷是好事吗”

    赵瑀正在给婆母写信,闻言立时道“母亲,上谕未发,一切还不得而知,不过您只管放心,李诫是办实事的官,无论是哪位皇子登基都一样。”

    王氏哦了一声,低头看看女儿的信,“你婆婆什么时候回来”

    “估计这几天”

    “太太”乔兰隔着帘子禀报,“赵家老太爷来了。”

    赵瑀头也没抬,“就说我身子不适,问他有什么事。”

    乔兰应了一声去了,过了片刻回来道“他说您祖母病得不轻,请您和老太太回赵家看看。”

    “不去”赵瑀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你随便找个借口打发走,再吩咐门上,往后不许他进门。”

    王氏觉得不妥,“他终归是你父亲,这样不好吧。”

    赵瑀挥挥手让乔兰下去,对母亲解释道“赵家投靠了殷家,这时候我躲还来不及呢。”

    “殷家怎么了”

    “他家静了,自从皇上回京,殷家的人就再也没出现过,我觉得不对,还是躲远点好。”

    王氏不懂外面的事,不过她对女儿是信服的,便道“那我往后也少出门,省得你父亲路上堵我,再给你找麻烦。”

    “他不敢。”赵瑀安慰似地笑道,“赵家引以为豪的牌坊没了,推崇备至的家规又与朝廷推行的风气相悖,他根本没底气找咱的麻烦。”

    王氏顿时一身轻松,安心去逗弄外孙子。

    天气越发寒冷,冬月里,京城的流言不知何时已然消失,皇上重新出现在朝堂上。南边的李诫也频频传来捷报,笼罩朝廷近一年的民乱阴霾,终于要消散了。

    就这样,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下,时光缓慢而平静地进入了腊月。

    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忙着扫房子、贴门神,剁肉切菜,满大街都是咣咣当当的剁案板声。

    周氏前些日子回了京,整日和王氏在一起,乐呵呵地逗孩子玩。

    如此赵瑀有了许多空闲时间,她便想去清远寺探望张妲。

    一来是听说张妲得了风寒,她心里挂念;另一个原因,她觉得宫里出事了。

    皇后、武阳公主,足有两个月没有露面,期间也没有召见过外命妇。

    有人递牌子想进宫请见,却全被驳了回来。

    赵瑀有了个大胆的猜想皇后和公主被软禁宫中。

    但没有人问罪,没有人抄家,禁宫内外,就像结了冰的水面一样平静。

    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人毛骨悚然。

    赵瑀生怕张妲再出点什么事,便在腊月初十这天,带着一队侍卫,去了清远寺。

    两个多月的山上生活,张妲没有清减,反而红润许多。

    赵瑀细细打量了她半晌,因笑道“还当你病恹恹的,看来离开那个是非窝,你顺心不少呐”

    这时的张妲有了几分从前的飒爽模样,大笑道“不用提防有人陷害,不用担心有人利用,这心里敞亮,自然百病全消。”

    “殷侧妃没给你添堵”

    “她啊,”张妲眼神闪闪,噗嗤一声笑出来,“没了公主给她撑腰,见了我就低眉顺眼的,让往东不敢往西,老实极了,就像从前她跟在我屁股后头的样子”

    “我正要问你这事,公主回京后有没有找过你们”

    “没有。”

    “皇后呢”

    张妲慢慢敛了笑,“没有,我有一个月没见过母后了,这不是要过年了么,前日我进宫问安,可竟被挡了回来。”

    赵瑀低声问“那你见过皇上没有”

    “也没有,只让我在大殿外头磕头了事,没召见我。不过我见了秦王妃,她看上去没什么异常。瑀儿,不会要出事吧”

    赵瑀苦笑,“我就是拿不准,才过来和你商议,我总觉得要出事妲姐姐,这里前后没个照应,不安全,还是回府住吧。”

    张妲犹豫了下,还是摇头。

    “为什么眼看要过年,你不能在山上待着啊”

    张妲盯着窗外,喃喃道“等大朝会的时候,我肯定回去,不会让人挑出毛病。”

    赵瑀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冬季的山光秃秃的,除了积雪就是枯草干木,什么都没有。

    “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个不受宠的女人,谁会拿我当回事”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