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魏思贤。

    确实如刘娴说的一样,无论是汉王或越王继位,得利的只是他们各自一派,到时候便等于将自己推到了其它三方势力的对立面。

    如果汉王继位,李长善就要同时面对何显的武勋集团,还有周昂和魏思贤两党的势力。

    同样越王继位的话,何显也会遇到相同的困境。

    “其实我倒有个主意,而且也是有例可循的。”就在情况有些僵持不下的时候,周昂终于开口了。

    “兴建伯有何高见”昌平郡王第一个问道。

    周昂站起身来,也对着皇后刘娴一拜后说道“可从宗室之中选一人,让其过继给大行皇帝,这样一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另寻宗室之子哪有那么合适的”何显眉头一皱,他总感觉周昂这个提议有些不妥。

    不过听到周昂的这个提议,昌平郡王倒是神色一动,而后说道“兴建伯的提议本王看可行,这种事情确实有许多先例可循,而且我们可以选一个年纪较小的,到时候由太后垂帘听政,几位大人继续辅政,这样既不伤和气,又不至于朝局动荡。”

    这个时候昌平郡王更像一个和事佬,而当他说完这句话后,殿中所有人都沉思了起来,尤其是皇后刘娴更是明显有些心动。

    幼主登基,太后垂帘,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有的,而且这不同于外戚干政,或者宦官专权,历史上也是有太后垂帘最终还政幼主,甚至出现中兴盛世的情况。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既不会造成轩然大波,也很容易被天下士绅百姓接受,倒不失为解决眼下局势的一个好办法。

    “老奴以为此法可行,恭请太后垂帘听政。”片刻之后魏思贤朝着刘娴一拜。

    他口中已经对刘娴称起了太后,而此刻连新皇人选都还没定。

    这个方案是周昂提出来的,昌平郡王也极力赞成,现在魏思贤已经表态赞同,就只等李长善和何显表明态度了。

    “不知王爷可有人选”李长善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又向昌平郡王问了一句。

    李长善如此一问,何显也看着昌平郡王。

    此刻两人心中也已明白,无论是汉王和越王都没了问鼎九五的机会。

    被李长善一问,昌平郡王面露思付之色,不过当提及此事时他已经在脑海中筛选人选,此刻也只是略一迟疑,便直接开口说道“若按血统而论,自然要在晋王一脉中寻找,眼下倒确实有个合适的人选。”

    “是谁”皇后刘娴有些迫不及待的问答,或许很快便该称她为太后了。

    “平阳郡王第二子,今年才七岁。而且好就好在,他的父亲上代平阳郡王半年前暴毙,将此子过继给大行皇帝,既合乎礼法,又能防止晋王干涉朝政。”昌平郡王立刻答道,将一个刚死了父亲,才七岁的孩子推了出来。

    “臣没有意见。”昌平郡王才刚说完,李长善就立刻表明了态度。

    “臣也没意见。”下一刻何显跟着说道。

    正如昌平郡王说的那样,这个已故平阳郡王的次子,如今就是个没爹的孤儿,晋王虽然是他爷爷,但估计爷孙俩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次子本就不受重视,对晋王更是没什么归属感,确实是个很好的人选。

    说的明白一点,在养心殿这些人的眼中,这样的孩子来了京城,坐上皇位之后,还不是任人摆布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便以先皇遗诏的形式颁旨吧,册封已故平阳郡王次子为太子,即日入京继承大统。”刘娴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宣布道。

    “臣等遵旨”众人齐齐躬身,似乎一场危机又轻松的化解。

    所有人都明白,皇后之所以用的元象帝遗诏,而且先册立那个孩子为太子,就是要从法理上确定自己皇太后的地位。

    至于根本没有元象帝遗诏这回事,只要殿中之人都认可,那没有的遗诏也会变成铁一般的事实。

    “既然大事已经定下,还望几位日后继续精诚合作,哀家便在这里先谢过几位大人了。”见尘埃落定,刘娴也改口自称哀家,同时对着周昂等人一拜。

    周昂李长善等人连忙躬身回礼,口中齐齐说着“臣等惶恐,幼主临朝,恭请太后垂帘听政。”

    太后要垂帘是一回事,群臣三请这是面子上必须有的流程,今日这养心殿中几位权臣拜请,已经算是第一请了,也表明几位权臣对此事没有意见。

    “此事容哀家在考虑考虑,不过为了京城和天下的稳定,几位大人是不是先将城中的兵马退了”刘娴已经完全转变了自己的身份,自称起哀家来没有半分的不习惯。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几人恭敬一拜,而后起身准备退出养心殿。

    不过就在此时,魏思贤又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诸位且慢,这新皇的事情解决了,可大行皇帝突然暴毙,总还要给朝堂,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吧”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