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几人又出去。

    鲁氏说道:“去我屋里坐会儿,让你二婶回屋歇着,别让你二叔看到了又心疼。”

    说完掩着嘴笑,范氏脸红了一下,说道:“他尽作怪。”

    付昔时也笑眯眯说道:“冯二叔说他是辽东最好的丈夫,让二婶捡了便宜。”

    范氏脸更红了,不好意思说道:“你二叔没一句正经话。”

    鲁氏道:“弟妹说这话可就冤枉二弟了,现在二弟说话一套一套的。牡丹竞放笑春风,喜满华堂寿烛红。咱爹都夸他写得好。”

    范氏不好说这句是付昔时教的,只是说:“相公也是听人唱过一句记下了,他哪有这本事?”

    鲁氏道:“不光是这一句,后面几个戏曲也写的好。这要是科举考这些,二弟不是状元也得是榜眼。”

    听人夸丈夫,范氏心里喜滋滋,以前总说冯家二爷是废物,多少的她不爱听。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丈夫再如何,也得跟他过一辈子,嫌弃还不如接受。

    看现在三弟妹想开了吧,去生气十几年,也没让三弟改。现在不管了,三弟反而变成好丈夫了。

    范氏回自己院子,付昔时母女跟着鲁氏去了她院子。

    鲁氏是武将家出身,性子豪爽,也不拿长辈架子,对付昔时像姐妹一样。

    付昔时给她说了在金州卫见了她娘家人,鲁氏眼里有着晶莹,道:“好几年没回娘家了,我娘身子好我就放心。我还想着下个月带敏儿回一趟金州卫,等她出嫁,更没机会去外祖家。”

    鲁氏两子两女,她说的敏儿是次女,长女已经出嫁。

    付昔时问道:“敏儿妹妹定亲了?”

    “定了,定的我一个表妹家的外甥,也算是青梅竹马,我表妹带着她去烧香了。要明天才回来。”

    老铁很乖地坐在那听着大人说话,鲁氏边说话边剥松子,把剥好了的松子儿端给她。

    老铁双手接过盘子说谢谢祖母母。

    叔祖母叫不清楚,直接叫主母。

    鲁氏洗了手要抱她,付昔时说道:“别总抱着,该累着了。”

    鲁氏说道:“抱孩子能累到哪里去?我巴不得你住在这,我天天抱我们老铁。”

    抱着老铁慈爱的问:“是不是呀,老铁?”

    老铁亲了下鲁氏,道:“好。”

    鲁氏眉开眼笑,搂着她心疼不已。

    两人说说话,各说说这一年发生的事。鲁氏说的大多是冯二叔的事情。

    说真让人刮目相看,没想到。吃吃喝喝过了三十年三十多年做起事来蛮像样。

    “别看你二婶看着像……”

    鲁氏没有说下去,付昔时明白啥意思,是说,别看二婶看着傻乎乎。

    鲁氏继续说道:“你二婶贼精贼精的,俩人偷偷摸摸,你二叔拿着你二婶的陪嫁银子,找了个戏班子排练那个舞五女拜寿。又租个戏园子,没想到场场爆满。我们府里还请了戏班子进来,你二叔二婶装模作样,跟头一回看似的。后来知道了是他们的买卖,没等我公爹开口问,你二婶站出来说是她的主意,戏本子也是她找人写的。你二叔老老实实承认,连我都以为我公爹得狠狠的揍他一顿。没想到我公爹只说了句,终于没白吃饭,放过他了。可把你二叔吓的后背汗水湿透。那以后你二叔放开了膀子,买了个戏园子,又是在家里写戏本子,又是忙乎外面,不到一年硬生生的累瘦了三四十斤。”

    付昔时心想,难怪冯三婶这么大年纪又怀上了,前世听别人说过,人要是太胖难怀孕。以前冯三叔胖,冯三婶也不瘦。

    夫妻俩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付昔时也为冯三婶夫妻高兴。

    中午留在冯家吃饭,叶田卓在男人那桌,付昔时和老铁在女眷这边。

    吃了饭付昔时直接去了城外庄子,叶田卓跟着一起。

    刚下马车就看到庄子门口好几辆马车排队,张大嘴大声的在指挥着。

    抬头一看是东家来了,张大嘴惊喜到道:“大奶奶啥时候来的?咋没时间捎个信?”

    付昔时说道:“跟着熟人一起出来办点事,也没啥要紧的就没捎信过来。”

    张大嘴让人把大门全打开,迎着他们进去。

    付昔时问道:“门口的马车是干什么的?”

    张大嘴很是高兴的说道:“大姑奶奶,咱现在的生意可好了,好多店家都是自赶车过来进货。等着我们去送不够卖,所以过来排队。现在我们发号,按号卖货,有的人提前过来住在客栈里排队拿号。”

    付昔时说道:“不错不错,这都是你们的功劳。人手够不够?

    “不够,再多几十个人也不够,冯二爷说帮着找人,我说大姑奶奶说了,我们这只要战场上下来的人。冯二叔亲自给我们去找衙门,免了我们一半的税。说我们这的劳动力百分之百分之四十都是残疾人,剩下的是妇孺,税收不能按正常人那么收。”

    付昔时一笑,这是她给冯二叔信里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