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02章

    廊下,  秦雪衣盘腿坐在凉榻上吃点心,  听燕明卿问道“刚刚是温停月来了”

    “你怎么知道”秦雪衣面上露出几分好奇,  道“还有昭华郡主。”

    燕明卿指了指小几上的几盘子糕点,  眉头微挑,  道“你一个人吃这么多”

    秦雪衣便笑眯眯道“什么都瞒不过你。”

    她递了一块金丝枣糕给燕明卿,随口道“刚刚听她们说起,  燕怀幽出事了”

    “嗯,  ”燕明卿接下枣糕,道“听说是病了,翠浓宫请了不少名医诊治。”

    秦雪衣仔细打量他的神情,  十分平静,  没有一丝异常,  心中不免想,  会不会是她猜错了

    她从未问起过燕明卿被禁足的事情,素来敏锐的直觉告诉她,  卿卿并不想提起这件事。

    秦雪衣托着腮,  带着几分好奇道“她得了什么病”

    燕明卿轻描淡写道“听闻似乎是精神不好,像是疯了。”

    “真的疯了”秦雪衣眼神震惊,之前听小鱼和燕若茗的话,她还有些半信半疑,如今燕明卿说出来,便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燕明卿不甚在意,  提起另一事来,  道“过几日便是端午了,  宫里赐宴,你到时候与我一道么”

    秦雪衣听了,自然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皇宫,坤宁宫。

    皇后上官氏正靠在软榻边,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看,殿内寂静无声,旁边的宫婢手里慢慢地打着扇,微风习习。

    正在这时,外面有一名宫婢打起帘子进来,恭敬行礼“娘娘,内务府来人了。”

    皇后收起册子,道“让他进来。”

    “是。”

    那宫婢去了,不多时进来,身后跟了一名中年太监,那太监行了礼,然后才双手奉上一叠册子,道“娘娘,这是端阳节时需要的大致开支明细,奴才都一一写好了,请娘娘过目。”

    皇后轻轻抬手,身旁的宫婢立即上前,将册子接过来恭敬交给她,她翻开册子开始看起来。

    她看得很仔细,很慢,大殿内无人敢出声,生怕惊扰了她,那站在下方的太监总管低垂着头,只觉得自己脖子都要酸了,才听见上面传来皇后的声音“宫宴的开支似乎与去年不同,今年为何要多出一千三百两”

    那太监低声道“回禀娘娘的话,贡米原都是从金溪省舒兰县采买的,去年金溪大旱,粮食欠收,贡米价格已翻了一番不止。”

    皇后抬起眼,她的容貌虽然沉静柔美,可这样打量人的时候,眼中的光芒有些锐利,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一千三百两的额外开支,都在这贡米上了”

    她的语气不明,那太监总管不知怎么,心里忽然一跳,立即补救道“回娘娘,并非如此,还有淮州新进了一批明前毛尖,成色很是不错,奴才想着皇上爱这个,才擅自做主写了进去,就在那册子的最后一页。”

    皇后翻了一下,果然看见册子末尾写了一行蝇头小字,记得不甚详细,只草草写了有一批明前毛尖,但具体多少量,多少银子,都是没有的,看起来是可有可无的一行,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掉。

    那总管躬着身子,小心翼翼道“娘娘若是觉得无甚必要,这一笔便可划去了。”

    听了这话,皇后突然笑了一下,道“那就划了吧。”

    总管哪里有半句异议连声应是,皇后将册子合上,交给身旁的宫婢,道“今年山阴省一带降雨不止,多有洪涝,金水河与吽江又发大水,沿途农田尽被淹没,洪水直到现在还未退,不少地方的粮食都欠收,到了秋天,百姓更是难熬,到时候流民不断,等冬天一到,不知要死多少人。”

    那总管不明她的意思,却也不敢问,只是躬身垂首听着,皇后站起身来,继续道“本宫只说这一遍,从今日起,后宫里的开支,不必像往年那般照着来,能省则省,切不要奢靡铺张,若是再出现这明前毛尖”

    她笑了笑,声音有些冷“本宫看你也就不必出现了。”

    这话不可谓不重,那总管吓得噗通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是,奴才明白了,下次定不会再犯,请娘娘恕罪。”

    皇后曼声道“行了,起来吧。”

    那总管走的时候,腿脚犹是发抖,背上冷汗涔涔,将中衣都透湿了,怀里抱着那册子,恨不得一步就跨出这坤宁宫去。

    殿内,皇后又翻起另一本册子看起来,她总是很忙,有无数的事情要处理,今日若不是要等着内务府的人过来,她恐怕都没空坐在这坤宁宫里。

    “娘娘。”

    贴身宫婢端着朱漆雕花托盘过来,见她还在忙着,便劝道“奴婢沏了新茶来,您先休息片刻吧”

    皇后放下了册子,贴身宫婢连忙将茶盏端给她,看着她喝茶,神色不乏疲惫,有些心疼地道“娘娘这几日都晚睡早起,别熬坏了身子,奴婢还是给您炖些参汤补补吧”

    “不必了,”皇后摆了摆手,语气嫌弃道“本宫不喝那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