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国体育正文卷第三百零六章亲吻篮筐!吴杰看着自己仅剩十万点的存款,只能把闪烁着¥¥的目光看向鲁达。

    中国四大球里现在已经有两项拿到了冠军,现在就剩下篮球和排球了。

    篮球的影响力显然要更高一些,特别是当对手是美国的时候,系统给出的奖励真是太多了,当然前提是能拿到冠军。

    中国男篮的比赛再次被安排在下午进行,还是让人最容易疲倦的两点钟,这个时间收视率无疑也是最低。

    中国观众对此很不爽,因为这会的中国是凌晨五点钟,他们还要起个大早才能看比赛,真是狗日的美国佬!

    今天中国男篮的对手是南斯拉夫男篮,这支队伍的实力在中国队横空出世前,一直扮演着苏联和美国外的第三号角色,甚至能偶尔让这两个巨头吃一下瘪。

    但毕竟只是个搅局者,南斯拉夫男篮的强处在于球员实力较为均衡,基本找不出有短板的位置,技战术上也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梯队当中,拥有社会主义国家擅长的纪律性和团队配合。

    他们的问题是缺少一个真正的天才球员,没有一个能够当仁不让的超级巨星。

    这就使得南斯拉夫人想要击败与自己属性相同,但明显是一个高配版的苏联男篮,或是个人能力突出的美国队时,基本都要靠对方犯错才能做到。

    那么中国篮球的风格又是什么呢?

    当然是中庸之道了!

    这个“中庸之道”是指在同样具备社会主义国家擅长的纪律性和团队配合的前提下,他们还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明星球员作为核心,说白了就是不走极端,全面发展!

    中国的四大球基本都是采用这种中庸之道来发展,因为拥有数千年历史沉淀的中国人才不信封非黑即白呢。

    所以社会主义擅长的地方他们要保持,资本主义领先的地方也要汲取。

    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体育发展的道路,也是当今世界最好的体育制度,暂时没有之一。

    这也使得南斯拉夫男篮在比赛里遭遇了两个麻烦,首先是与美国人一样无法应付的跑轰战术!

    美国球员至少能用运动能力扛一下,南斯拉夫球员却是典型的欧洲风格,他们的内线球员身材高大强壮,对抗出色之余手上技术细腻,但是脚下的跑跳能力和机动性较为缺乏,面对中国队的炮轰时显得极为笨拙。

    南斯拉夫男篮的外线与中国队很相似,基本功很扎实,善于传控和投射,但是突破能力却不算的那样:场均三十分很难吗?一节进两个中投,加上四次罚球就做到了。

    上半场结束后,中国队带着10分的优势开心的返回了更衣室。

    鲁达却被美国记者拦下进行采访,他自然不好意思太过不近人情,于是全世界的观众就见到他两手一摊,用一副十分气人的语气,说道:“我知道我的场均得分超过了40分,但这很难吗?”鲁达说着向镜头摇了摇头,还耸了耸肩,“一节投几个中投,完成几次上篮或扣篮,再加上几次罚球就够了。如果fifb也有三分球的话,我场均能得50分!”

    这番话算是狂得没边了,现场记者已经后悔来采访装完逼,正哼着小曲走向球员通道的鲁达。

    但是他本届奥运会的场均得分确实超过了40分,包括远至nba三分线的投篮也时常出现,你还真不能说他这是装13!

    南斯拉夫这边在中场休息时还是找不到对付中国队的办法,尽管他们在淘汰赛开始前就一直思索应对中国队的策略,可惜“推演”与“现实”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中国队的快攻有足够多的套路去攻破南斯拉夫的针对防守,后者的一些布置并非没有效果,但就像高深的武功往往每一招都有数种不同变化一样。

    如果只看到其中一种或两种变化,回去研究后就自以为找到了对策,那么到了实战时对方很可能会再祭出第三种变化,照样把你打得满头是包。

    这就是鲁达有把握他们的炮轰战术在三五年内都难以被彻底摸透的原因,再说对手可以不停研究他们的打法,他们也可以不停改进和增加更多的套路。

    下半场,中国队主动变化了打法,开始有意增加鲁达的单打次数。

    他们的炮轰进攻并不会一直打,那样体力可吃不消,所以很多时候也会穿插着打打b计划、c计划、d计划……

    这就是一年集训几次的好处,中国队除了有压箱底的几项绝技,其它杀人的手段也装备了不少。

    比如,他们在阵地战上会经常使用鲁达开发的“内外连线战术”。

    这套战术说白了就是场上球员快速形成分明的强弱侧,然后让位于强边一侧的鲁达能顺利接球,并能够在不过早被包夹的情况下完成低位单打的动作。

    而在执行的时候,自然需要负责拉强弱边的球员都具备一定的外线投射能力,如此才能逼迫对手不敢轻易包夹鲁达,进而给鲁达提供一个宽松的单打环境。

    中国队这批球员恰好没几个不擅长投射,所以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