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平,燕王府。

    思暖瞧着日头渐沉,将新打的井水舀入盆中,取了两块干净的帕子放在一旁,忙忙向后院走去。

    “阿暖”有人在前头唤她,“世子的箭练完了,你怎么还没过去”

    思暖抬头瞧见行色匆匆的雁音,心里一紧,“今日怎么这么早”

    雁音摇了摇头,“今日世子似是体力十分不济,不过用了三十支箭矢,就站不动了。这会儿在那儿歇着,你赶紧把水送过去。”

    思暖加快了脚步,转过月门就瞧见瘫在椅子里的世子背影。她急忙将盆放在一旁案上,将帕子拧了,就欲给他擦汗。

    “不必了。”朱高炽将手抬了抬,也没什么力气,很快又垂下手去。

    思暖瞧他面上确实也没汗迹,将帕子放回去,“世子,可要请太医过来瞧瞧”

    朱高炽气息未平,摇了摇头,“不必,坐一会儿就好。”

    思暖待他缓了缓才道“王爷已经回来了,这会儿在巡视九门,估摸着傍晚会召世子过去”

    朱高炽听了就欲起身,“速速沐浴更衣。”一旁的两个侍从急忙上前搀扶,

    他忽然又慢了慢,“二弟和三弟他们”

    思暖急忙回道“已经去九门陪同王爷巡视了。”

    朱高炽似是怔了怔,复又提步。看得出他的步子很急,但走不快,就越发颤抖起来。两个侍卫一左一右扶着,还是有些踉跄。

    思暖心中微叹,世子虽聪敏好学亲和近人,但身子始终不好。因是幼时一场病落下的,如今更是行走不便,并无半分燕王风采。倒是朱高熙更似燕王些

    北平和义门,一队人马在那里已驻足良久。朱棣方听罢城门北侧水关防守之境况,正打算离开,就听见远处马蹄声急,一队人马很快到了近前。

    为首的是朱高熙,虽穿着战甲,但战盔未戴,神色飞扬挥舞着手中长鞭。到了近前利落地翻身下马,“恭迎父亲归来”身后跟着的侍卫也纷纷下马参拜。

    朱棣瞧着他眉眼间的英气,颇有几分自己少年时的模样,不觉面显悦色,“起来吧,你母亲呢”

    朱高熙眉角一挑,故作犹疑,“母亲方才还在念叨父亲,我还以为她会比儿子早到这里”

    朱棣将目光落在朱高熙身后一位侍从身上,那人被盔甲遮着面目,看不清模样。

    “你们先回去,这个人留下。”他淡淡道。

    “遵命”朱高熙回答的很快,即刻翻身上马,将其余人尽数带走。

    一时青灰色的城门下,只余了二人。

    不远处的水关传来隆隆水声,那是城外白浮泉水经翁山泊过此处,汇入城内积水潭。

    朱棣翻身下马,目光片刻未离开那侍卫,“装,看你装到何时”嘴角是隐忍的笑意。

    那人果然扑哧笑出声,抬手将甲盔取下。一头乌发原本束着,被勾脱开猛地倾泻而下,如瀑般耀眼,那笑容张扬而明媚,“哎,熙儿还是不够稳重,竟曝露了”

    话未说完,人已经被他捉了,紧紧拥在怀中。

    “你便是再穿十层甲衣,我还是识得”他的声音有些暗哑,热气触在她的颈间,令她不觉一个颤栗,将他回拥得更紧了些。

    “下回,我也同去。”她在他耳边道。

    朱棣却忽地退开了些,执着她的肩,眸中翻涌激荡,“妙云,这一次,你要帮我守住北平”

    殿内,线香缭绕,明明一屋子的人,却是鸦雀无声。

    朱高炽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方才所听到的。

    此番真定之役,耿炳文被困城内不过三日,父亲就引兵撤离朝廷连夜命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皇上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领五十万大军,赐通天犀带,并亲自在江边行捧毂推轮之礼,并授将在外君王有所不受之权

    但这些还不足以令朱高炽惊讶,令他想不到的是,父亲竟将亲统大军驰援永平。却只留下区区一万人马,命自己镇守北平

    一万人马对抗朝廷五十万之师,这个担子竟落在了自己的一肩之上。

    打仗莫说打仗,他连马都上不去。武艺没有,兵器识不全,平日也就偶尔练箭权作强身健体。

    朱高炽的手搁在早已麻木酸痛的腿上,微微有些颤抖。他几乎已经可以预见这一战事的艰辛和惨烈,但父亲为何看起来却似乎十分笃定

    他望向母亲,母亲也正注视着自己,那目光里是一贯的笑意,温暖而坚定。

    他又望向不远处的斯道,他端坐着,僧袍齐整,垂目入定般,面上亦毫无忧色。

    唯一露出怀疑和不快的,是朱高煦。在听说此番自己将随父亲出征永平,他才缓了颜色。但将信将疑的目光,不时扫过朱高炽不安的面庞。这个连路都走不稳的长兄,如何能担起保卫北平的重任

    已近三更天,思暖候在燕王妃的寝殿外,手脚有些冷。殿上议事刚结束,燕王妃就唤她过来取东西给世子,也不知是什么紧要的东西。

    正猜想着,听见燕王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