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发生巨变,因循守旧的人却无视这种改变,而目光短浅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改变,但是变化却如满月的海潮一样澎湃而来,任何人力都无法阻挡。
也许是历史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也许是强大文明都有自己的共通性,新兴的日不落帝国和古老文明的中华帝国,都孕育了无数的人才,或者说无数隐龙。
而这些善于变化的隐龙们,则能敏锐的发现世界的变化,并积极进取用主动的心态去迎合这种变化,从而让自己民族持续富强或者弯道超车。
十九世纪末世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时的人可能感觉不到,因为他们正身处变化之中,属于典型的温水煮青蛙。
而后世的人却能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得到准确的答案,那就是新殖民主义的崛起。
很有意思的是,肖乐天和格莱斯顿几乎是同一时间抛出了新殖民主义的概念,因为他们都发现了世界的变化。
可是在具体操作中,两种新殖民主义却有着迥异的不同。
格莱斯顿的新殖民主义,更倾向于回归原始的重商主义,或者说是比美国孤立主义更缓和的一种孤立主义。
在这种思想领导下,英国将会减少对外的军事干预,甚至连政治经济干预都要少很多,人们更加重视内政,更加重视自身实力的积累。
对外则严格计算投入产出的比例,任何行动一定要有所回报,而不能为了虚面子去浪费金钱和士兵的生命。
就比如说本杰明这些殖民派一直对苏丹、埃塞俄比亚地区虎视眈眈,因为这片土地是非洲唯一的一块欧洲殖民空白。
其余的区域大部分都被英法瓜分了,如果再攻陷苏丹地区,那么黑非洲则彻底成为了欧洲的殖民地,一块空白区域都不会有。
可以想象,如果吞并苏丹地区,这场胜利的荣光一定能让英国民众兴奋的欢呼半年,可是在格莱斯顿等人的眼中,这种欢呼毫无意义。
因为苏丹地区太过贫瘠而且没有海岸线,属于高地内陆国家,农业基础非常落后,工业基础基本为零,吞并这样的土地完全就是赔本的买卖。
新殖民主义者,其实严格遵循了中国的古语,国虽大好战必亡明知道是赔本的生意他们是绝对不会做的。
另外就算是赚钱的生意,他们也不愿意用军事手段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开拓,简单一句话能在谈判桌上办成的事情,就不要劳烦军队了。
可以说过去传统殖民派,喜欢的就是吞并土地的那种军事殖民,而格莱斯顿这群人更喜欢利用商业力量进行商业殖民,他们更喜欢彻底将当地传统的经济体系砸碎,然后用英国的商业体系来取而代之。
在他们的眼中,赚钱则是第一位的,投入少见效大,节省资源在国内办大事,这套理论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还是很有市场的。
而肖乐天的新殖民主义则完全迥异于英国,华族的殖民计划其实是一种文化为先导的殖民政策。
筚路蓝缕的华族移民们,都是在南洋最贫瘠的土地上扎根,靠着农业民族那种坚忍不拔的屹立去开创新的基业。
华族知道隐忍,知道不能在殖民扩张的初始阶段就激怒西方列强,所以只能挑那些你们不要的蛮荒之地苦心经营。
我们先种地,搞农业总没有威胁了吧反正粮食生意背后依托着大清国这个庞大的市场,虽然赚头不多但是稳定啊
先搞农业吃饱肚子,然后就是靠中华文明的底蕴去强行通化当地土著了,肖乐天不在乎什么宗教信仰,也不在乎什么文化传统,他就在乎一点汉语和汉字
管你信什么神仙呢,管你搞什么图腾崇拜呢,只要你说汉语写汉字,那就休想跑的了。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数千年不绝的文明才是华族殖民扩张的依靠,开始的时候不用考虑收益的问题,华族只要给殖民地适当的军事保护就可以了。
中国人的勤劳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底层的民众就好比野草的种子一样,只要你撒在荒地上,不用任何的投资耕耘,就靠他们坚忍不拔的生存能力,用不了十年就能还你一个富庶的海外殖民地。
这种殖民模式看似进度很慢而且前期收获还小,但是胜在一个稳定,这种模式只要在一个区域经营数十年,那么这片土地也就跑不掉了。
一种模式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另一种模式是以文明同化为主要目的,究竟孰高孰低那就要看历史如何抉择了。
戈登在一群帝国精英的耐心劝导下,终于慢慢打开了心扉,多少有点理解格莱斯顿的政策了。
原来之前自己对他的误解是这样的深,他始终都认为格莱斯顿就是一个懦夫,一个投降派。
可是当众人把道理给他讲明白之后,尤其是听到义务教育此刻在普鲁士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之后,戈登动容了尤其是海军部的秘书长官所说的那句话更让戈登心有余悸。
“我们必须承认,在科技发展的某些环节,普鲁士人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在这里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机密,帝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