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果然,姬光醒过来了,他揉了揉眼睛,好一会儿才看清了环境,却不敢说话了;达摩大师已开始说法,而肖雨、梦镜也静在一旁,三人之间,突然之间发出祥光,一层层的光圈笼罩在他们身旁。

    姬光惊呆了,他没想到,人世间竟有如此幻相,且,如此美妙,那些光环,像五彩云霞,将他的心神完全圈住了。

    “我佛法讲究坐禅,故曰禅宗”达摩大师的声音传出来“而心经,仍佛教经典之总纲,所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他一说,人们却一团雾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个个茫然,达摩大师一见,就明白了,开始解释说“佛法讲究悟,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能够自由自在地观察自身佛性之奥秘的觉者,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真实地看到,构成宇宙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原本具有可变的空态性质,没有不可变的实体,一切痛苦灾难,都能被这一空态度脱而化解掉;弟子们,从宏观角度看,色和空没有区别;从微观角度看,空与色也相同,空是色的分解,色是空的化合。尽管你反复透彻地去领受、深思、认知和识别,其结论仍然不变;弟子们,凡有形象和无具体形象的事物,其本质都具有空性和可变的特点,不参在生长灭亡、肮脏洁净、增多减少;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没有对色的思维意思。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要归于空;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也要归于空。没有六根六尘的界限和其被认识的界限,心中没有不明白、不自觉和因不明白而烦恼的影子,知直到没有老死和老死的影子,没有累积恶因所造成的苦果,没有修炼道法而成就的品位。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菩萨因为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那些过去、现在、未来佛,依靠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荣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果位;所以确认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是修炼中最神圣的准则,是最光明的法器,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是无与伦比的规范。能真实而不虚妄地将全部苦难化解清除,所以要牢记“般若波罗蜜多”这句真言;既然如此,便号召众生去吧,去吧彼岸是归宿,为修我佛,赶快用行动去成就无上正觉吧”

    人们有点明白了,原来佛法的根本在悟,在参透,在修行,而不是以前摩罗要求人们捐款捐物的“功德”。

    摩罗三藏的脸色却越来越差了,他当然明白达摩的意思,他虽然没有直接批判自己,只是将佛教的精义进一步阐述,却与他的意愿完全相背;突然之间,他下决心了,决不能让达摩继续说法,如果,他再继续说下去,他这个国师就不稳当了,说不定,在北魏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放屁,达摩,你放屁,佛的本义是功德,是积善,众生要多给佛寺上香礼佛,才能修成正果;而不是什么空、色,如果大家都空、色了,那么,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摩罗开始反击了。

    “依国师之法,多上香,多拜菩萨,多捐钱,就是功德和善,那么,请问国师,芸芸众生,大富大贵之人何其多啊,每个人都损钱修寺庙,给佛祖金身,多大的功德啊那么,他们成佛了吗”肖雨反问。

    “你”摩罗三藏又憋屈了,想反驳,却无从说起;想动武,已经试过一次了,而且,仙府的人还没插手呢;如果再试,无功而返不说,说不定还会灰头土脸了。

    “哼这是北魏地界,我说了算,达摩,只准你在少林寺说法,不准踏出寺庙”说完,他拂袖而去。

    “肖施主真是一语中的啊,不过,老纳也想请问施主你所理解的功德以及佛的意义”达摩说话了。

    “在我看来,众生平等,人人自由,所谓观自在,就是让我们自由地行事,但前提却是要尊重秩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我们儒家的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的功德,应该做于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做坏事,不能破坏社会秩序,至于秩序,应该是法则,就是人们必须遵守的社会约束力,而佛,她的本义就是向善,不为非做歹,如此,人人就都是佛了”肖雨按现代社会的理论阐述佛法了。

    他的看法相当积极,仿佛一道刚刚从地平线射出来的光芒,令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