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宁安刘山二人随着使者一同前往东郡城,东郡的主城名为东平城,是北地几个州郡里面较为繁华和富庶的地方。宁安三人风尘仆仆的来到东平城外,已经是走了三日才到。

    并非宁安与刘山拖延,而是武安司的使者一路上向他们交待了诸多关于武安司的事宜,以及他们即将开始三个月的书院生活,三人下马之后,牵着马匹从西门进入城内。

    东郡东平城共有八个城门,西门地处繁华的集市,也是到达武安司最近的城门。

    进入城中宁安与刘山可谓是走马观花,目不暇接,被这东平城繁华的景象给迷住了,小贩挑着挑子避让着行人,周围叫卖声比平原镇上更为嘈杂,沽酒的酒肆开在街边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

    又夹杂着许多客栈、茶馆等,吃食方面在大乾国立国百余年内发展迅速,因此吃的东西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诸如提着挑子卖小点心之类的老汉老妪更是穿插在人群当中。

    三人带马是勉强挤出了一条路,走到了武安司门口,门口立着两座石雕的貔貅,貔貅雕刻精致,门前的守卫也是极其威武,由此可见武安司实力强劲和纪律严明。

    武安司的仆役接过了三人的马匹,牵到马房安置,宁安和刘山则是在使者的引领下进入了武安司。

    武安司占地不大,却设计的十分精巧,若是有强敌来犯,这方圆寸土的地方就能让来者铩羽而归,直接墙上箭垛与暗哨林立,每个墙上均有孔洞以便于观察情况,九曲八弯的路径,若不是有人带着他们,宁安两人自己前来怕是找不到地方。

    不过武安司办事的大堂还是如其他官府一样的设计,不大不小的堂口却是维系东郡安全的特殊力量。武安之名得名于开国之时,堂上匾额书写着四个大字“武安天下”,这是武安司存在的意义,武安司人均着黑衣,紧着袖口,都带着自己的兵器忙着自己负责的事情,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只是宁安与刘山两人在武安司里面显得极其突兀,走进大堂里面,东郡武安司司丞诸葛万里这审理着管辖下各地武安卫送来的情报和文书,并安排如何处理事情,自然十分忙碌。

    使者名叫江宇,带着宁安与刘山二人进入大堂,面见司丞。

    “启禀大人,武安卫江宁完成任务,宁安、刘山两人已到。”江宁说话十分恭敬和清晰,看来这位诸葛司丞在武安司里面备受尊敬,威严极大。

    宁安、刘山二人上前一步,躬身行礼,两人齐声喊道“”“平原镇宁安,见过司丞大人。”“平原镇刘山,见过司丞大人。”说完两人恭敬的站在原处,等待诸葛万里的话。

    这位诸葛司丞放下手上文书,抬头看着两人,说话也没有任何感情,很平淡一句“哦,你们两个来了,欢迎加入武安司,但是这三个月还要对你们进行考查,我还有事且随着江宇去书院吧。”

    说完之后这位诸葛司丞接着埋头在公务之中,看来这武安司虽然权柄滔天,但是劳心劳力十分辛苦,这诸葛司丞看起来毫无半点自由。

    出了武安司后,三人又一路向南走,去往东武安书院,据说是每个人进入武安卫的必要经历。

    “宁兄弟,刘兄弟等下我就不进去了,武安司还有很多事情,两位兄弟修学一帆风顺,咱们山水有相逢,再会。”江宇拜别了宁安与刘山,自行回武安司去了。

    东武安书院除了负责教授武安卫外,还会招收各地家族的优秀子弟以及寒窗苦读的书生,主体就是以这些人为主,而武安卫则是在此学习有关于江湖上的事情以及武安司的规矩。

    进入书院之后两人找到了门房老汉,老汉姓赵,看到文书之后是连忙带着两人找到了书院的王教习,王教习负责武安卫的管理,带着两人找到了他们的住处。

    “这里就是你们俩人住的地方了,两张床铺你们随便挑吧,这间房子只有你们两个人,东西可以放在柜子里面,过两日才开始上学,你们可以熟悉一下周围环境。”王教习嘱咐完所有事情后便直接离开了。

    两人这一日是来回奔波,自然是疲倦的很,收拾好所有东西后,直接躺下睡了一觉,一觉起来已经是太阳落山,黄昏时分。

    起了床的刘山正在商量刘安出去转转。“阿宁,要不我们出去转转吧,这东平城这么大,我们应该好好转一转。”

    宁安听了也是微微心动,于是便点头同意了刘山的邀请,两人拿着点银两便出门了,并没有携带武器。

    夜晚的东平城也是灯火通明,完全不同于平原镇上,街边的酒肆通宵达旦的开着,这家关门了那家还开着,更有烟柳之地的纸醉金迷。

    刘山拉着宁安走进了一家名叫醉仙楼的酒馆,酒馆装修精致,上好的黄花梨的桌子放在一楼,二楼更有着屏风隔开的雅间,极其精致小巧。

    两人第一次来到醉仙楼,像两个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在这里兜兜转转,走走停停。不过醉仙楼的伙计并没有轻视二人,一脸谄笑的迎面而来。

    “两位客官里边请,请问是在一楼啊还是去楼上雅间呢。”小二说话极其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