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晏接过喝了,说道“武穆遗书乃前朝岳武穆的兵书,他用兵如神,我是一窍不通的,就遣人送给你了。八八读书,o你不用谢我,要谢就谢岳飞吧,他才是兵书的主人。”

    原来灭绝师太呈给李晏的武穆遗书,他转手就赠予了徐达。

    徐达说道“卑职定不负盟主厚望。”

    李晏微笑道“徐将军,汉盟不日北伐,你是一方将领,统率数万大军。将元蒙鞑子逐回漠北的期望,你可要担负起来。”

    徐达正色道“盟主尽管放心。卑职绝对督促部下,做好出征前的准备,此次北伐,必当攻克大都,将鞑子逐回漠北”说着恭恭敬敬的退回座位。

    灭绝师太忽道“盟主,那兵书为何赠给了徐达”武穆遗书本在她手,呈奉李晏,却不料又给盟主赠予了他人。

    李晏一笑,淡淡的道“徐达乃当世名将,倘若有了武穆遗书,那是如虎添翼,势不可挡。汉盟北伐,须凭以徐达之能,余人皆不足以当此大任”

    殷天正突然插话道“徐达率兵打仗,老夫也曾见识过,的确可称当世之首,无人能及武穆遗书最好的归宿,的确是在他的手上,方不负岳武穆之名。”

    灭绝师太不置可否。

    张三丰心有感触,他历经多朝,南宋末年,也有一位大将,镇守襄阳,抗击了蒙古数十年之久,这人自然便是郭靖。可惜他终无北伐之日,最终襄阳城破,殉国而死,可悲可叹。

    只有李晏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徐达统兵北伐,直将蒙古人赶至塞外,威震漠北,建立了一代功业

    元末明初第一名将,徐达当之无愧

    常遇春、蓝玉、王保保等历史上的著名将领,甚至包括朱元璋,论起用兵之能,也须在徐达之下。八八读书,23o

    群豪欢饮达旦,尽醉方休。

    到得午后,群豪纷纷向宋远桥、殷梨亭告辞。

    李晏不准备再回天水,驻留武当山上,派遣亲兵,分向各地联络,定于五月初一,各路义军,齐向北方进军。

    “盟主,咱们这便走了,五月初一,汉盟十几万大军,定当赶至武昌,由盟主你亲自率领,向北进军。”殷天正说道。

    李晏点点头道“殷教主,你是汉盟大将,召集将士之事,便麻烦你多费心了。”

    殷天正一抱拳,说道“遵命”率领众人下山而去。

    李晏只是一个甩手掌柜,把握大方向,制定战略方针,行军打仗,攻城掠地,几乎都是殷天正、杨逍、范遥和五行旗各掌旗使插手。至于各路反王义军,各有各的领袖、大将,只在北伐一事上,才听命于汉盟。

    当然了,无人胆敢驳斥李晏的命令,也尽心竭力,做到最好。

    李晏天下绝顶高手之名,自郭襄逝世之后,唯一可堪于张三丰相提并论之人,谁不惧怕他们可没有先天之境的实力。

    这是不宣说的武力威胁。

    “张真人,你的太极拳,这以柔克刚之理,比之我的至大至刚,确是要深厚一层。”

    李晏一招“长虹落日”,从旁拍击过去,挡下了张三丰踢来的一脚。

    张三丰朗笑道“老道痴长盟主七八十年,倘若一无所获,岂不白活了这许多年”猛觉一股拳风压将过来,正是李晏发拳攻击。

    张三丰左掌阳、右掌阴,双掌慢慢合拢,竟是凝重如山,却又轻灵似羽。正是太极拳法,他现下已经完善。

    砰的一声响,两股巨力相交,两人同时一晃,各自退后数步。

    李晏收拳而立,笑道“张真人的武功,的确要胜我一筹。”

    他驻留武当山上,不为别事,只是想和张三丰切磋比武,磨练技艺。他虽领会了“至大至刚”之理,凭此破境先天,但毕竟初悟、初入,尚有许多不明了之处。

    而张三丰进入先天,已有七十余年,更将“以柔克刚”之理,融会贯通,根据其理,创出了太极拳剑。

    李晏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张三丰道“盟主的至大至刚,老道亦是首次得见。觉远恩师虽修习了九阳真经,此乃至阳之法,但恩师只顾阅读佛经,不经意间便已破境先天,他怎么突破的,怕是自己都不太清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而无忌隐居之前,九阳真经虽已大成,但突破的手段颇为取巧,世间绝无二例,不可复制。倒是峨眉派的郭襄女侠,以锋锐之理破境先天,加上她执掌倚天剑,杀伐之利,两百年来,几乎无人可及”

    “锋锐之理”

    李晏颇有感触,叹道“对剑客来说,最梦寐以求的破境之法,锋锐纵然不是第一,那也在前三之列。”

    他在主世界中,初习武艺之时,曾经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白衣胜雪的剑客,银袍白马,驰骋江湖,不知几多少女、少妇,为之倾倒

    后来李晏却明白,自己剑法虽好,但真正擅长的却是拳法,爱穿的服饰,亦非白衣,而是黑衣、红袍,这一个念想,便就慢慢淡了。此时提起,不免心生感慨。

    张三丰点点头道“不错。老道亦是练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