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了床,拱手道“穆老前辈,您救了小可的性命,怎么着也得让小可报答一二,不然,小可良心难安。”

    穆人清不由多瞧了陆凤秋两眼,道“老朽救人又不求你什么报答,伤好了,便下山去吧。”

    陆凤秋见状,直接开口道“穆老前辈且慢,在下有良言相告”

    穆人清停步,饶有兴趣的问道“你有何良言”

    陆凤秋心中盘算了不知多少个念头,知晓这穆人清性情古怪,若不能挠中他的痒处,自己恐怕难以留在华山。

    他不由说道“穆老前辈,大明天下危若完卵,百姓民不聊生,穆老前辈若想拯救天下苍生还需听小子一言“

    穆人清不由嗤笑道“小子狂妄的很,我穆人清有两个徒儿皆在闯王李自成的帐下效力,要为天下苍生计你有何言”

    陆凤秋沉声道“李闯起于微末,吃苦耐劳,如今各路起义军中也唯其最为厉害,穆老前辈助其一臂之力,倒也不算错。”

    穆人清道“哦听你之言,似乎还有言外之意”

    陆凤秋道“穆老前辈,非是小子胡言,而今大明之大敌,不在关内,而在关外,李闯虽然如今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李闯此人鼠目寸光,即便将来打入北京城,也恐怕难以长久,天下若要久安,李闯实非明主”

    “若是真由李闯坐了天下,恐怕关外的皇太极要乐开了花,到时候,满清大军南下,天下便要易主,从此汉人江山将由鞑子所占,此实非天下百姓之福。”

    穆人清不由摇头道“那依你之见,这各路起义军哪家值得相帮”

    陆凤秋闻言,淡淡说道“小子以为,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都不是明主之气象,汉人江山若要久固,还得另寻明主。”

    穆人清听了,面露沉思之色,片刻之后,施然说道“你小子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是个忧国忧民的性子,倒不枉老朽救你一命。”

    陆凤秋见穆人清话锋有了转机,当即跪在地上,道”穆老前辈,在下孤身一人,流落至此,已经没有了去处,在下想拜穆老前辈为师,日后学艺有成,好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穆人清似笑非笑的打量着陆凤秋,悠然说道”你小子想拜师就直说,何必拐弯抹角。“

    陆凤秋不禁心中忐忑,猜不透这穆人清的心思,如果拜师不成,他总是要想法子留在此地,偷师也要偷上个招,日后行走江湖,也不至于被人一招干掉。

    “穆老前辈心思剔透,小子这点心思自然瞒不过前辈。”

    穆人清大袖一甩,微微一笑,道“看你小子年纪轻轻,倒是和老朽当年初学之时差不了多少,你小子根骨不错,心眼也不少,但能为汉人江山忧心,倒也算是个赤诚之子。”

    “不过你小子口出狂言,做不得我的徒弟,不过看你还算是个有良知的读书人,你若是想留下,倒是可以和哑伯做个伴。”

    “老朽倒也想看看,这天下日后是不是如你所说,要由满人当家。”

    这穆人清性情一向古怪,你不听话,他固然不喜欢,太听话了,他又嫌你太笨,没骨气。

    陆凤秋言语虽然恭敬,但是言中之意,却让穆人清多多少少有了兴趣,方才有此一言。

    陆凤秋闻言,心中虽有失落,不能直接拜师,但总比被驱逐下山的好,只要呆在山上便有机会拜师。

    “多谢穆老前辈。”

    就这样,陆凤秋留在了华山,每日跟随哑伯在山上砍柴做饭,穆人清教授徒弟袁承志练武也不避讳,陆凤秋送饭时总能学上那么一两招,夜深无事时独自苦练,但无人指点,且又是偷学,进境自然不算快。

    直到有一日,穆人清在指点袁承志之时,陆凤秋从旁看着忍不住说了一句自己对那拳法的见解,倒是让穆人清刮目相看。

    那日过后,穆人清便默认了陆凤秋是华山的一份子,让他跟着袁承志早晚练功,不时指点他两句。

    一月之后,陆凤秋有了不小的长进。

    陆凤秋便再向穆人清拜师,穆人清这一次倒是没有拒绝,而是将近一个月来他传授袁承志的拳法拿出来考校了陆凤秋一番,陆凤秋使出浑身解数,施展出来,让穆人清眼前一亮,微微颔首。

    陆凤秋察言观色,心思灵活,当即拜倒,道“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穆人清嘴角挂着笑意,接受了陆凤秋的叩首。

    他抚须道“起来吧,从今日起,你便是老朽门下第四徒,入我华山山门,不得欺师灭祖,不得欺压良善,你可记住了”

    陆凤秋沉声道“徒儿谨遵师父教诲”

    “对了,小慧,承志去哪儿了”

    穆人清朝着一旁的小慧问道。

    小慧在一旁还未有些反应过来,这一眨眼的功夫,大哥哥便成了穆爷爷的徒儿。

    小慧自觉陆凤秋为人和善,比起承志哥哥那个不说话的木头,小慧倒是觉得陆凤秋更讨她亲近。

    所以穆人清吩咐她照顾陆凤秋起居,她也不推辞。

    “穆公公,承志哥哥跟着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