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杜木揣着房契去了许老娘那里,这房契并五十斤棉花,二十斤棉布,另加十淀银元宝,还有些上好的果品,是要吹吹打打送到蒋家去的。

    许老娘见了这些,忙拉住杜木道,“你晚上可别回了,这些东西,我一人看着不放心。这样,你住在你钱多表弟屋里,两个人也安心些。”

    许钱多是许老娘唯一的儿子,五短身材面貌黝黑,杜木五年前刚来邯城的时候,买了铁铺还余下百余两银子,许钱多脑子灵活,胆色也足,找杜木借了本钱,第一年便跟着行商去了西域,五六年下来,垄断了西域来往邯城的干果生意,俨然有发家趋势。

    眼下,许钱多在西域安了家,多次说要接许老娘过去,许老娘故土难离,也不要儿子孝敬,码头上卖些无本的干果,足够一个人嚼用了。

    她这侄子又是银淀子又是房契的,她年纪大了,哪里见过这阵仗,拉住许钱多不让他走,低头又见侄子怀里的布鞋,知是蒋娇娘做的,心底更是满意极了。她这个侄媳妇没挑错,果然个极会过日子的。

    ......

    两个月的时间一眨眼就过,等到六月初,杜木循了六礼,初一初二打扫了院子,整了新房,初三初四蒋家送了嫁妆,一应柳木的家具并簇新的被褥,到了六月初八,杜木去胡屠夫家定了半扇猪,又请了街坊邻居帮忙,而后在天和楼聘了厨子掌厨,只等初九一到,迎娶新娘入门。

    杜家乱成一团,蒋家也不安省,蒋大嫂自从得知聘礼里有房契之后,说话顿时硬气起来,原本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她们家又穷,磨豆腐都是人力,眼下手头宽裕,蒋老爹做主买了毛驴,磨起豆腐来又快又好,往日里一天不过一两斤的豆腐皮,一下子能越到五六十斤,每天都有三五两银子进帐,这是蒋家之前想也想不到的好生活。

    别说蒋大嫂对亲事千肯万肯,蒋老爹也捋捋胡须,对女婿很是满意,下的聘礼全部返回去不说,蒋老爹特意又把这两个月的利润分出一半,给娇娘压了一百两的压箱底。

    娇娘自己呢?她对着磨得锃亮的镜子,端详着镜里的佳人,不过是稍微涂了粉,描了眉点了胭脂,鸦青的发髻上牡丹花样的银簪并蒋大郎给的镂空镯子,对普通人家来说,掏空家底也置办不出这样的陪嫁。

    蒋娇娘忍不住多看了几眼,镜子里的她似是她有不似她。

    “新娘子盖盖头啦!”全福娘子拿了盖头来,红彤彤一片遮住帷幕,“新娘子出门子啦!”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蒋娇娘趴在蒋大郎背上,上了停在门口的轿子。隔着红色的帷幕,蒋娇娘依稀看见蒋大嫂来来往往的招呼着,蒋老爹立在廊下,看着门口的热闹,蒋老娘抱着狗蛋接了上轿钱,想着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只少不多,蒋娇娘眼眶一红,滚滚泪珠落下。

    “娇娘,以后好好过日子,受了委屈哥给你撑腰。”蒋大郎这些日子吃的饱,营养也够,臂膀虽比不得杜木那般雄厚,也算是正常人的体格。二十出头的汉子送妹妹出嫁,竟也有说不出口的不舍,他这妹子从小聪敏,向来是有主意的。同样是跟着爹读书,娇娘看完一本,他不过半本。蒋家到了邯城之后能发家,也不过是借着娇娘的脑瓜子才成事,这样的娇娘,虽说到哪里日子都能过好,可他还是舍不得妹子就这么出了门子。

    “哎呀,哥哥快别舍不得了,三日之后回门,又多了一门亲呢!”全福娘子见蒋大郎到了门口停下,忙拉着他往轿门走,“误了拜堂的时辰可不吉利,快快快,唢呐吹起来,咱们走啦!”

    一路吹吹打打,轿子在豆腐巷转一圈儿,绕道码头走一圈儿,大半个小时的颠簸后,总算是进了铁匠铺的天井,一色的柳木家具排开,堂前挂着松鹤延年,居中摆着杜父杜母排位,许老娘虚坐在右侧,随着受了新人的礼。

    笑吟吟的见两人拜了天地,送了洞房,许老娘了却一桩心事,看上去年轻了几岁,侄子成了亲,她对地下的表弟也有了交代,只等以后新人怀了孕,她就离了这邯城,去西域投奔儿子去。

    杜木在外面受了一圈儿礼,思及蒋娇娘在屋中坐帐子,寻了碗面托相熟的屠夫娘子送进卧室,这一闹还不知要到什么时辰,他家娘子身子骨本就亏空,可不能再饿着了。

    再说蒋娇娘,进了新房坐在帐子里,屋子里静悄悄只她一个,坐帐要到下午才会有本家媳妇儿过来,杜木和蒋家都是从北地来的,哪里来的本家?娇娘挥却这些,触目所及皆是满眼的红,悄悄的挪开眼,胳膊推了两下酸涩的腰,生平头一次坐轿子,颠的人腰酸腿软,头晕眼花。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两三个婆子抬了席间进来,并一碗细面,“来来来,新娘子,盖头揭了先吃饭,”

    这,没听说过那家的新娘子坐帐子还能吃饭的!蒋娇娘当下动也不敢动,下一刻,只听见熟悉的声音响起,“新娘子脸皮薄,我那姑姑心疼媳妇儿,腾出一桌席面来,来来来,各位嫂子坐,我把盖头揭了,再来吃饭。”

    蒋娇娘紧绷的弦儿立即松了一下,掀开盖头后就见壮年男子立在一侧,笑看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