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山中寻茶

    浙江金华五仪县有座山,名曰五仪山。凡是名山一般都有各种传说,五仪山当然也不例外。传说汉朝时,突然星辰坠落,地动山摇,第二天早上醒来五仪山便凭空出现。

    五仪山状似一掌,五座山峰并排而立绵延百里,前四峰雄奇险峻,高擎天空,隔着一大峡谷的最后一峰却低矮很多,名曰拇指峰,又叫拇指坡,山坡缓缓而下,长年山岚弥漫,风清气润。

    河水从峡谷流出,清澈的小河如玉带一般,蜿蜒流向远处。河边成片水田已经蓄好了水,似一块块水晶在薄雾中熠熠发光。朦胧的晨光中,小河环绕的村庄已炊烟缭绕,鸡鸣犬吠以及孩童赖床的哭闹声混在一起,好不热闹。

    林家有百来亩良田,佃给了村里的两户族人,父母闲不住,留了几亩自己耕种。

    天蒙蒙亮,林父林母便要下田,走时嘱咐林方旭好好休息。

    林方旭昨日在书院突然晕倒,醒来后便向先生请了几天假。倒不是身体有多虚弱,只是他需要缓缓神,毕竟前脚刚服了毒,后脚就回到了十三岁,虽然子曰不语怪力乱神,可实在难以马上适应。

    林方旭回家,父母问起,他只说自己有点着凉,先生让休息两天。

    他参不透自己这样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也或许就是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世,毕竟所有的人、事、物都那么真实。

    他坐在窗前的桌案边,桌案上放着一本以前翻了一半,现在却能倒背如流的书。

    院子里大哥家的小双儿木木拿着装着秕谷的簸箕喂鸡,二侄子二木跟在后面,用木棍去戳插队的公鸡。

    二嫂怀孕三个多个月,在左边的厢房门口做着针线活。

    林方旭想不通便不再想了,打算去村里逛逛。

    二木看见林方旭出来,也不管公鸡了,跑过来,期盼地问道:“小叔你好了吗?我们去捉鱼吧!”

    木木放下空了的簸箕,温和地对二木说道:“小叔是着凉,不能再碰凉水,不会和你去的,对吧,小叔?”

    小双儿瞪着圆圆的杏眼,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说“你要是敢说去,我就要生气了。”

    林方旭被盯地有点犯怂,故作严肃地说道:“咳咳……,二木怎么这么调皮,没大人陪着不准去河边知道么?”

    让木木带着二木在家玩耍,又转头对二嫂说道:“二嫂,我在屋里呆着闷得慌,出去转转晚一点再回来。父亲他们若问起,您帮我说一声。”

    “哦,那你自己小心点。”艾氏头也不抬地应着,见他走远又嘀咕道:“没好利索就瞎折腾,全家就你精贵!”

    林方旭兄姐三个,大哥林方勤,在族学里启了蒙,读了几年书。正统的四书五经学得一般,算学、商学等杂学倒是学得很好,自知于科举没什么希望,便在县城茶叶铺子当账房,跟着赵掌柜学做生意。

    后来娶了赵掌柜的双子,哥夫跟着哥哥住在县城,照顾哥哥衣食和一岁半的小儿子。刚满八岁的双子和五岁的次子则放在村里由父母带着。

    二姐林方雅,已经嫁人,嫁给了同村一户外姓人,夫家姓田,生了两个儿子。

    二哥林方明,一直在县城许解元办的书院里读书,到现在考了两次童生试都没过。

    二哥清高得很,读书读得不分五谷。母亲担心他以后连自己生活都料理不清,便找了一个厉害泼辣的二嫂。

    二嫂在娘家时小名叫杏花,嫁过来后确实很会持家过日子,虽然爱斤斤计较,小心思颇多,但也无伤大雅。

    生第一个孩子时难产,好不容易生下来,她便晕了过去,听母亲说有一刻都没了呼吸。

    醒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现在想来也许那时候二嫂就没了,醒来的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精怪,名叫艾晓雅。

    林方旭自小聪慧,到进学时被族中长辈寄予厚望。林方旭也不负族人期望,二十五岁便考中二甲。后来虽然被牵扯进党争中,但自己历来谨慎,官场也算顺利,只是没想到最后却被内宅妇人牵连。

    艾晓雅虽然离经叛道,但也过于天真,刘明珠也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妇人。现在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盲目自大果然要不得。

    林家在村子中心地段,门口便是小河,村人大多枕河而居。朝阳映照着清澈的小河,河水从拱桥下缓缓流淌,岸边种着垂柳果木,茂密的枝丫背后藏着一座座农家小院。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正值农忙,连大一点的孩童都得跟着下地,村子里没什么人。林方旭沿着小河逆流而上来到拇指峰脚下。

    前世他还在翰林院任职的时候,大哥家书里提到,他中进士的第二年,拇指坡顶和大峡谷一带起了山火。火扑灭后在挨着拇指坡顶的断崖下发现了一株烧死了的金丝茶。林方旭觉得这金丝茶若是存在,自己重活一世便有了真凭实据。

    山脚开了很多坡地,玉米红薯成片。拇指坡本就不陡峭,到了坡顶更是一片平坦。

    可惜空手爬上来就要将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