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当初太子妃一事你是真的不知情?”

    康熙见他不甘心,提起太子妃一事,盯着胤禟眼睛都未转一下。

    “儿子不知道。”

    胤褆顿了一下,此时他一开始确实是不知道的,他并未欺骗他人。

    “你们都要朕给你们交代,谁来给朕一个交代?”

    康熙叹了口气,他是什么眼睛,如何看不出来胤褆那一下的迟疑。

    “可是……”

    胤褆听到皇阿玛这样说,心里提了一下,想要再说什么,却被康熙的话打断了。

    “此事到此为止,朕心里有数,回去!”

    康熙对着胤禟挥了挥手,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什么,心累。

    胤褆见状,只得做了个告退,然后退了出去。

    “万岁爷回!”李德全等胤褆出去后,小声的问道。

    “你说这皇位就那么让人不择手段吗?”

    康熙叹了口气,看了眼胤褆离去的方向。

    “确实是啊,你看看,朕一声令下多少人头落地,高高在上君临天下谁能不心动?”

    “只是让我处置他们却为难朕了,这都是儿子,一个是长子,一个是太子,两人没有半点忏悔之意,却计较着他人的过失,朕失望啊!”

    这两人这么犟上了,康熙很无奈。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康熙只能装糊涂啊!

    一开始康熙爷以为是白莲教对太子妃动手,回京后就秘密吩咐人查探。

    这边刚开始有点点眉目,还是惠妃宫里面的一个小太监听到的一点消息,这边还没确定,太子就对胤褆出手了。

    两边都是儿子,康熙很为难,他能处置太子吗?

    不能的,太子是国储,不能有这样的过失。

    那他能处置胤褆吗?都有错只罚一人康熙做不出来,何况大福晋倒在床上还没起来。

    “这白莲教的人屡次冒犯,草原上还有个麻烦,还有沙俄在那边虎视眈眈,这两个人随便谁一动都会牵扯甚广,朕只能装糊涂了!”

    康熙不想处置吗?于公于私都不能,太子是国储,胤褆是战功赫赫的皇子。

    朝廷上武将多年迈,费扬古战死,年轻的还没扶持起来,能用的人不多。

    若有战争难不成还要他次次御驾亲征?

    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接连两年征战,黄河水灾,每一年给黄河地段都会拨一项巨款作为修葺河道,加固堤坝为用,国库严重空虚,没钱!

    修建行宫也是从他私库拨款的,朝廷上很多事情没有解决,怎么解决其它的?

    头疼!

    康熙不仅要头疼朝堂上的事情,还有这些儿子们也让他操心不已。

    “老三专道文字眼里去了,老五近两年是消沉的很,不推不动。”

    “老四和老八倒是能力不错,老四太过儿女情长,老八也才刚当差不久,哎!都愁人!”

    “众位阿哥都是很孝顺的!”

    李德全是奴才,这些话是半句不敢插嘴,只得等到康熙说道这里才笑着说道。

    “……”这要不孝顺了,自己还不得更愁了?

    康熙听说大福晋的情况,然后赏赐跟着就下去了,就连大福晋娘家也没落下。

    大福晋油尽灯枯,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年没有好生修养,几次怀孕掏空了身体,此次小产是个诱因。

    据太医说,大福晋如果没有小产,到生产的时候会很危险,未必能生的下这个孩子。

    直郡王听了直道不相信,心里认定了康熙是在为太子找借口,心里对康熙的偏心越发的愤恨。

    太子做的事情皇阿玛不愿意深究,未必不是皇阿玛抹去了痕迹让他查不到证据。

    朝堂上索额图和明珠意见不合,处处找事,那么康熙就给他们来难题了。

    讨债的事要提上日程了!为什么说是讨债呢?国库空了啊!

    除了打仗,还有赈灾的大笔花销以外,朝廷还外借了不少。

    这些外借的银子是为了给朝廷官员应急用的,但是这些借出去的钱只出不进,然后就越来越多,累积下来就是一大笔数目。

    如果没有这回白莲教闹事,没有发现策妄阿拉布坦的试探,康熙不会有银钱这方面的担忧。

    这辈子事情有变,胤禛并没有冒头出来,讨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既然皇阿玛已经意识到缺钱的这个问题,主动提出了这个事情,不用他开口自然就不用他在像上辈子一样讨债,落得背后人人说他不近人情。

    索额图和明珠等人都不说话了,太子,胤褆等人在朝堂上听到康熙说这个问题,倒是难得的没有像之前一样怒目相视,而是默不作声。

    因为,不光是朝中大臣,就连皇子中借钱的也多。

    朝中的人未必就是真的囊中羞涩,而是随大流走,人家借了你不借,好似你日子比别人过得好一样,所以都跟着借。

    太子名下借的数额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