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机会从一中手里夺走中考状元的帽子,获得超越一中的良机,学校当然对他很在乎。

    王老师作为带了顾文景三年的班主任,也是被校领导叮嘱了又叮嘱,绝对不能在中考这最后时刻出意外。

    王老师甚至这段时间还天天打电话给顾文景的父母,关心他在家里的情况,他还特意找顾母制定了顾文景在中考那几天的食谱。

    这种如临大敌的重视态度,顾文景觉得特别夸张,但顾父顾母却还能更夸张。

    为了不影响他复习,家里电视机不开了,连走路都要蹑手蹑脚不能闹出动静来,说话也要轻声细语的。爱笑爱闹的顾媛媛更是被严令禁止大声说笑。

    顾媛媛还只是上初一,感触不深,但已经上高三的顾文风却极为不满。

    明明他要高考了,他高考时间比顾文景中考时间还早半个多月,结果全家人就好像不知道他要高考了一样,全都去关注顾文景的中考。

    这种差别待遇让顾文风很不满,故意在家里闹出大动静,影响顾文景学习。

    顾父当即就发火了“你不想好好复习,别耽误文景复习你有什么觉得不满的就你那鬼成绩,连大专都考不上,你还想影响你弟弟中考”

    顾文风也是暴脾气,跟顾父吵了起来,然后怒而摔门出去了。

    顾文景坐在书桌前继续做题,刚刚房门外的激烈争吵,也只是让他写字的笔顿了顿,然后就继续不受影响的写下去了。

    顾文风对顾父顾母偏心的不满,顾文景只觉得好笑。

    以前原主也对父母偏心顾文风感到不满呢顾父顾母偏心顾文风,不是因为他哪里比原主好,只是因为顾文风是第一个孩子,投入的关注和感情最多。

    而现在顾文景成绩最好,获得父母最多的关注和偏心,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

    人心都是偏的,但顾文景觉得,感情可以偏心,但理智却要控制感情,让自己一碗水端平。

    就像上一世,他对长子顾正鸿和幼子,其实更偏心一手养大寄予厚望的长子,因为幼子再怎么惹他怜惜疼爱,始终比长子少了十几年的相处时间。但他从来不表现出这份偏心,所以他两个儿子相互扶持彼此友爱,不像其他人家兄弟间龌龊不少。

    不过顾文景此生的父母,大概是不懂得如何一碗水端平了,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偏心。他们只觉得,自己关心更有出息的孩子是正常的,反正长子成绩不好,他们再关心他的高考,他的分数也不会提高。

    然而顾文风在意的却是父母的态度,他感觉自己从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变成了被忽视的那个,就连高考这样的人生大事上,父母都不在意,他觉得心凉,所以会愤怒,会抗议。

    作为既得利益者,顾文景对顾父顾母偏心自己没有任何想法,他不会对顾文风幸灾乐祸,也不会圣父的劝顾父顾母去关心顾文风。

    顾文景跟原主的家人,本来就没什么感情,上辈子他对宁远侯和袁氏都没什么深厚感情,更何况是这一世的父母。

    顾媛媛小心翼翼的跑到门边从门缝里看外面的情况,然后心有戚戚的对顾文景道“二哥,爸爸生气起来好可怕。”

    顾文景淡淡的道“又不是冲你发火,你怕什么”

    顾媛媛坐在顾文景身边的凳子上,讨好的与他搭起话来。

    顾媛媛在家里不算受重视,但也不会被忽略,她的成绩属于中上,不算差但也没有优秀到让人称赞的地步。

    不过她却很懂得看风向,以前顾文风受重视时,她天天跟在顾文风身后喊大哥,后来顾文景翻身了,她就嘴甜的喊二哥。大哥二哥两个阵营,风往那边吹,她就往那边倒,是根狡猾的墙头草。

    六月来临,顾文风参加高考,顾父顾母虽然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但顾父还是在第一天进考场时亲自去送了,至于像其他家长那样在外面顶着烈日等他考完,那是不可能的。

    顾文风高考结束,顾父顾母也没问他考的怎么样,他以前那么多次模拟考的成绩都十分稳定的挂在吊车尾,哪怕高考他超常发挥了,也不可能多考几百分。

    所以顾父就直接对顾文风说出自己为他想好的安排“我送你去学修车,等你出师了我安排你去修车店工作。”

    顾文风不愿意“我不去”

    顾父皱着眉问道“那你想干什么你的成绩你心里有数,大学考不上,难道你想复读”

    顾文风想起高三这一年的辛苦,连连摇头“我不想复读”

    顾父有点生气“你不复读,也不学手艺,那你想做什么”

    顾文风当然不敢说出自己就想家里蹲啃老的心里话,他犹豫一下,说道“我先自己试着去找份工作上班”

    顾父见他自己有了打算,也懒得管他了。

    然后顾文风就每天借着找工作的理由,跑出去浪,浪完一天回来,顾父问起他工作找得怎么样了,他就搪塞说还没找到合适的。

    马上就要到顾文景的中考了,顾父暂时也顾不上管他,于是任凭顾文风浪到六月下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