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看女婴的年龄,以及当年弘治帝在咸安宫过夜的记录,刘瑾有了一个可怕的联想。

    刘瑾一面派人去无锡查谈允贤和白术,一面对郑金莲和何公公严刑拷问。

    被幽闭多年,郑金莲身体和精神早就被摧残,在重刑加身时猝死,始终没有招认女儿的存在。

    何公公被拔掉所有指甲,也是一个字不招。

    但不招,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张太后大惊,不需要十成的证据,只需八成猜测,谈允贤,白术,以及收留白术的杨家必须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把人搞得家破人亡,是刘瑾最擅长的事情。

    谈允贤的婆家杨家家风良好,在无锡当地颇有美名,不好罗织罪名,刘瑾利用江南闹倭寇的时机,给谈允贤的婆家杨家做生意的族人安上了一个通倭的罪名,栽赃陷害。

    通倭是抄家灭族的重罪,株三族,杨家是没有出五服的族人,当然就在株连之列,谈允贤在伦理上是杨家妇,也在其列。

    杨氏一家死绝,养女白术不知所踪。

    但是杀谈允贤没那么容易,她出身名门世家,无锡谈家。

    谈允贤的祖父叫做谈复,曾经是太医院太医,祖母茹氏,曾经是洪武朝宫廷女官,官居六品司药,称为茹司药。

    伯父谈经,父亲谈纲,皆是两榜进士,谈经当过南京户部主事,谈纲官至南京刑部主事。

    谈允贤的母亲钱氏,和正统帝的钱皇后是同族。

    总之,谈允贤是“朝中有人”的人,何况她享誉江南、甚至大明的名医,在民间颇有威望,就连监狱里的牢头都对她礼遇有加。

    正因如此,刘瑾灭了杨氏满门,唯独杀不了谈允贤,也问不出白术的下落。

    可是宫里正德帝也觉察到了不对劲,派了心腹太监麦福父子,在宫里查郑金莲下落,张太后催促刘瑾赶紧动手,杀谈允贤灭口。

    就当刘瑾利用东厂可以先斩后奏的特权杀谈允贤时,内阁五位内阁大臣之一的梁储梁阁老居然以杨家通倭案案件有疑点而亲自出手救了谈允贤

    梁储,广东顺德人,童年在广东就是神童,会试第一,殿试后以二甲传胪高中,选入翰林院庶吉士。

    弘治四年,因其才学出众,而选入东宫当侍,给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讲经史。

    后来外放,到了江南搞学政,培养人才,主持南京应天府乡试时,尤其欣赏一个叫做唐寅,字伯虎的学生,点其为乡试第一名解元。

    可是,唐伯虎中了解元,赶到京城参加会试时,爆出了科举舞弊案,唐伯虎被无辜取消了会试成绩,并且终身禁止参加科举,断绝仕途。

    爱徒落得如此下场,梁储伤心失望,仕途低落,后来太子朱厚照登基,重用老师梁储,梁储得以入内阁,成为五位阁老之一。

    刘瑾纳闷了堂堂内阁大臣,梁储为何出手救一个八竿子达不到的女医

    刘瑾是东厂厂公,梁储是内阁大臣,而且还是正德帝的老师。

    所以,无论张太后如何催促刘瑾赶紧杀死谈允贤,刘瑾都不敢动手。

    东厂是搞情报工作的,很快查到梁储和谈允贤的关系。

    梁储的姑祖母叫做黄惟德,是横跨大明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一共六朝的宫廷女官八十多岁退休会老家广东顺德的时候,当时的太后还写了诗送别黄惟德。

    而谈允贤的祖母茹氏,曾经在洪武朝当做六品司药,与黄惟德私交甚好。

    据传,谈允贤的母亲钱夫人的堂姐钱氏在正统朝时被选为皇后,也是因当时还在宫里当五品尚宫的黄惟德暗地里推举所致。

    刘瑾查到这些,意识到他惹了不该惹的人。

    正德帝十九岁了,无论前朝还是后宫,张太后的势力都在衰落,一切迟早都归于皇帝张家的时代要结束了。

    刘瑾赶紧及时止损,放了谈允贤,给割了舌头的何公公治疗,去找正德帝投诚,当即痛哭流涕,把张太后给出卖了,哭诉一切都是太后逼他的,并且交代了郑金莲埋骨所在就在咸安宫一棵大树下。

    因天气寒冷,被卷在被褥里的郑金莲尸身还没腐烂,全身都是被动刑折磨的痕迹,触目惊心。

    正德帝当场就跪下了。

    一个瘦弱的少女缓缓走来,跪在正德帝旁边,“现在你终于相信我的话了可惜,你我都来迟了。”

    刘瑾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这不就是谈允贤家里失踪是养女白术吗她是怎么来到宫廷的她都对皇上说什么了

    刘瑾赶紧跪下磕头认错,“长长公主殿下,您的养母谈允贤已经释放,求长公主饶了奴婢。”

    白术居然对他笑,“刘公公悬崖勒马,勇气可嘉,若不是你,我们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生母遗体,你不过是张太后的一把刀,刀没有错,是人错了。”

    从此,宫廷多了一个女医白术,胆大泼辣,进宫不久就得了正德帝的青睐,简直宠上了天,屡次顶撞张太后,都被皇帝护在手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