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记得,你是宣荷。”赵宜安说。

    语气笃定,但元嬷嬷三人的心,却似被冬夜凛风刮过。

    赵宜安不记得了。

    手上的药瓶“咣当”一声滑落。莲平连忙去捡,只是才一弯腰,眼眶就红了起来。

    元嬷嬷仍坐在杌子上,面上泪珠不住滚落。宣荷呆呆望着赵宜安,赵宜安也回望着她。

    “怎么哭了?”赵宜安像是有些害怕,伸出手抹掉了元嬷嬷的眼泪,然后又去抹宣荷的。

    “宣荷,怎么哭了?”她既疑惑又不安,不住用手擦着宣荷的脸,但宣荷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最后抱住赵宜安的手,埋在床头痛哭了起来。

    右手动不了,赵宜安紧张极了,她用左手一遍一遍抚摸着宣荷的头发:“不哭,我记住了的,你是宣荷,你是嬷嬷。还有你——”

    赵宜安转向莲平的方向,眉眼弯弯,露出一个羞涩又期待的笑:“你还没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儿?”

    *

    “醒了?”

    在谨身殿里换下朝服,赵陆揉着手腕,一面问一面朝殿外走去。

    凌晨下了一场雪,整座皇城银装素裹,放眼望去,琉璃瓦上皆覆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金公公在后头跟着,闻言回答:“是,寅时过了不久便醒了。”

    “哦?”赵陆不紧不慢走着,“温家来人了?”

    “并无。玉禧殿的人怎么去的,就还是怎么回来的。”

    赵陆便道:“这么说,是朕的姐姐命大了?”

    这话金公公就不敢接了,一时间,众人都失了声。

    赵陆接着说:“派个人去玉禧殿看看。”

    金公公应下:“是。”

    *

    玉禧殿里难得安静,众宫人循规蹈矩做着自己的事,但暖阁里却愁云惨淡。

    “公主,还认得出这个么?”元嬷嬷手里拿着一只木匣,小心打开,摆到赵宜安面前。

    匣中是一颗小儿拳头大的夜明珠,帷帐阻隔了小窗里照进来的光,这颗珠子却径自泛着淡淡的蓝绿色。

    赵宜安的目光一下就被吸引住,她微微睁大眼,盯着夜明珠一动不动。

    元嬷嬷怀着希望,向她解释:“这是两年前,公主及笄时先帝送的贺礼。”

    “公主最喜欢这颗夜明珠了,夜夜安寝都放在床头。”

    赵宜安没有回话,她伸出一根手指,慢慢点在夜明珠上。

    霎时间,那蓝绿色的光泽也染到了她的指尖。

    “啊……”赵宜安轻轻张嘴,忍不住惊叹一声。

    “公主……”元嬷嬷呢喃。

    赵宜安忙收回手指,她像是做错了事,看着元嬷嬷小声道:“认得,是夜明珠。”

    三人都暗暗叹了口气。

    赵宜安察觉到身边人忽然间沉默下来,她有些慌张:“我认得出的。这个是夜明珠。这个,是玉做的葡萄。”

    比美玉还要莹泽润白的手指,指着床榻边元嬷嬷等人翻出的旧物,努力辨识:“这是小虎头,是先皇后给的。还有这个——”

    元嬷嬷忙握住她的手指:“好了好了,公主都认得的。是我们想岔了。”

    赵宜安抬眸望向元嬷嬷,眼底含泪,睫毛上挂满水珠。她一抬眼,泪珠便沿着面颊滑下。

    元嬷嬷用帕子擦掉了她的泪,她还在小声重复:“我都认得的。”

    东西被一一收起来,只留下赵宜安实在喜欢的那颗夜明珠,由她拿着玩。

    散发着淡淡光泽的宝珠,很是讨赵宜安的喜欢。她用被子蒙住夜明珠,一边惊讶于它的微光,一边躲在被子里轻轻笑出声。

    莲平收回视线,赵宜安虽然醒了,但她似乎忘记了以前的事,什么都不记得。

    “嬷嬷。”莲平太担心了,“公主虽醒了,可仍喊头疼。现下又是这样境况。好歹去养心殿求求情,派太医来看看才好。”

    元嬷嬷停下手里的活计:“我何尝不心疼?罢了,温家指望不上,一会儿我便带人去养心殿。都是先帝的孩子,哪里又有隔夜仇呢?”

    说完这话,元嬷嬷回头去看床上的赵宜安。却发现帷帐后的人一动不动,连笑声都听不见了。

    “公主?”元嬷嬷轻声走过去。

    床上的人仍是没有动静。

    元嬷嬷转头,莲平冲她做了一个嘴型:“睡了?”

    摇摇头,元嬷嬷觉得不对劲,她伸出手撩起帐子,然后拉下了被角。

    赵宜安手脚蜷缩,怀里紧紧抱着先前那颗夜明珠。她半阖着眼,紧咬着嘴唇,神情有些涣散。

    元嬷嬷慌了神:“快拿止疼的丸药来!”

    莲平连忙去翻柜子,又倒了温水,小跑过来。

    “药来了!”

    元嬷嬷小心扶起赵宜安,将丸药塞进她嘴里,又仔细喂她喝水。

    莲平推了炭盆过来,用银著拨了拨炭灰。很快,四周便更热起来。

    赵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