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锻炼身体没有偷懒吧,虽然乡试临近了但身子才是第一位的,你还这么小不要给自己什么压力。”

    年熙乡试的结果她是早就知道的,但又不好跟年熙说。她这侄儿自小学什么都快,可她总怕慧极必伤,年熙又是个心思敏感的。

    那一世,她和年熙的关系并不太亲近,虽然辈分上是姑侄,但也只是把对方当一个同龄人罢了,可这一世或许是她保留着那么长时间的记忆,不由真正把年熙当做自己的晚辈,对他的事总爱说道说道,怕会有什么别的意外。

    “小姑姑放心,您的话我一直都记着呢,这些日子确实感觉精力好了很多,连药也吃的少了。”

    年玉岚听到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她的身子也逐渐好转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因着大哥一家人回来,整个年府比往常热闹了许多,除夕当晚,一家人在主院守岁。一起猜谜、放烟花,看着家人喜悦的面容,这一世她一定不会让年家再重蹈覆辙,不会再让父亲耄耋之年还经受丧子丧女之痛。

    还未至上元节,父亲便催促大哥回广平任上,怕他出发太晚耽误了政务,在大事上父亲向来对子女要求严格。

    春去秋来。

    转眼间到了康熙五十年的八月,三年一次的乡试就要开始了,年家也为着年熙忙活了起来。

    她给年熙做个了仿照现代样式的书包,绣了松柏的图案。本来她是想绣些寓意好的比如蟾宫折桂啦,鲤鱼跃龙门啦,但想想年熙那低调的性格还是默默放弃了,送给年熙时他果然很高兴。

    母亲为年熙准备着吃食、衣物和日常用的药丸,总怕落下些什么就一遍遍的清点,父亲倒是很放松,最后两日还带着年熙出门访友。

    到了乡试的当天,在她坚持不懈的软磨硬泡下,不仅她可以送年熙,最后一家人一起去了,父亲和年熙一辆马车,她和母亲一辆马车。

    一路上她顶着母亲无奈的目光偷偷看着车窗外,这市井鲜活的生活让她更有几分真实感,那糖人、冰糖葫芦看的她口水有些泛滥,现代虽然也到处可以吃到这些东西,可总觉得味道不太对。

    不一会儿便到了贡院,只见年熙从前面的马车上下来,父亲并未下车,她知道父亲这人谨慎,怕是担心遇到先前的同僚有意避嫌。

    还有二哥参加科举那次,因为被录取的大多是官宦子弟,一些落榜考生不甘心就告发说此次科举有舞弊,连二哥都被编排送了主考官一万两白银,康熙皇帝听后震怒要求重考一次,结果却和第一次的结果基本一致,有时候读书人酸起来功力还强大。她和母亲倒是没什么顾忌,毕竟周围也有许多送考的人。

    下了车把打包好的点心和常用药交给了年熙,又忍不住叮嘱他:“其实考试也不是第一要紧,如果身子有什么不舒服,不要强撑着,要赶紧看大夫。”

    “小姑姑放心,年熙会尽力而为,也会照顾好自己。”

    年熙看起来倒是很轻松,有几分他这个年龄难得的气定神闲。

    目送着年熙进了贡院,眼看着母亲正准备上车回家,再不说机会就没了。年玉岚只得环着母亲的手臂撒娇道:“母亲大人,娘亲,我想吃糖人和糖葫芦,可否满足女儿这小小的要求?”

    母亲无奈的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多大了?羞不羞啊?好了好了,让小满去买,你自己不要去,这么大了怎么还爱吃那小孩子的东西?”

    年玉岚心满意足,给小满使了个眼色,母女二人坐上马车等着。看着来赴考的考生,像年熙这么小的算是个例,多是三十岁左右的人,偶尔还有一些两鬓斑白的老者。

    这让她想起现代的高考,只是参加高考的多是十几岁的孩子,考试的科目要更多样化,算是科举制度的进化?虽也有弊端,但却能使人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也可以给国家提供各式各样的人才。

    只是这种话最多也就可以和大哥探讨下,跟别人说只会被视为耸人听闻的异类。

    三日很快过去了,年熙回到家时虽然面色有些疲倦,精神倒是不错。

    距离放榜还得有些时日,一家人的日子照常过着。

    一日,她正看着书,听到小满从外跑来喊:“小姐,小姐,乡试结果出来了,年熙少爷中了亚元。”

    她倒是略有些吃惊,那一世年熙虽然也中举了,但没有这么好的名次,乡试头名为解元,次名为亚元,年熙才十二岁啊。

    放下书带着小满去了主院,父亲母亲脸上的表情也是颇为激动,年熙那小孩的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她瞬间有种吾家有男初长成的自豪感,绝对的天才儿童啊,在现代会被媒体大肆宣传的好不好!

    兴奋之下,年玉岚伸手摸了摸年熙的脑袋,弄的年熙瞬间红了脸说:“小姑姑,你只比我大两岁,而且我是大男人了,不能随便摸我的头。”

    年玉岚耍赖道:“我是你小姑姑,摸摸侄儿的脑袋,那是长辈的关爱。”

    年熙求助的看向了一旁的祖父祖母,年夫人一锤定音道:“今日听熙哥儿的。”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