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的世界消失了,故事的前半段高低跌宕,所有人都为之感叹时,戛然而止。

    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十几岁,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的年纪,他们都那么骄傲,根本不明白离别的意义。

    不是所有的青春故事,都能落个美满结局。

    没有被那场争吵毁灭,没有看到彼此面目全非,已是万幸。

    夏藤当年的黑白短片,呼吁不要网络暴力,它会如何让一个人的生活失去色彩,得到了许多殊荣,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提起。

    也是那次,夏藤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她不是非要表演,她想表达的,从来都是故事本身。

    她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人与事,甚至,去创作。

    夏藤休息了半年,旅游回来后,自己在家复习了一年,报考了传媒学校的编导专业。她和许潮生志向不同,他野心勃勃,蹦着比他爹更牛逼的位置去的,她不,拍点想拍的,就行了。

    初进校时,确实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年她那些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哪怕过去了一年半载,还有不少人记得。

    好在娱乐圈每天都在变,她退出以后,就不再是那个处处会被人关注并放大的明星夏藤了,新鲜感与八卦欲很快褪去,同学们习惯了她的存在,也就不觉得特殊了。

    那些事后,夏藤变了很多。曾经眼中的高傲和清高被打碎,看什么都淡淡的,好像丧失了悲喜的能力。人低调了,话也少了,对外界一切信息漠不关心,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陈非晚时常搞不懂她现在在想什么,夏藤反过来安慰她,她不会自寻短见,她会好好活着。

    或者说,活着,就好。

    被压抑的太久,身体反噬得厉害,她没有力气去想太多东西,只想轻松一点,安稳一点,让人们淡忘她。以后的人生,独自按她想要的方式来。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出发,除去班上的三个,还有乔西的师哥,师哥和他的几个朋友。

    一群搞艺术的小年轻们,风格迥异,拎着大包小包,脖上挎着摄像机。

    火车站,是个充满各色人物的地方。

    背着大包小包还要哄孩子的母亲,蹲在角落煮泡面的,席地而坐打盹儿的,叽里呱啦操着方言聊天的,手里捏着票紧盯提示牌的夏藤安静坐在行李箱上,听着四面八方的声音。

    她喜欢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观察各种各样的人,她会猜他们经历过什么,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是这些无数个体,组成了大千世界。

    她时常觉得,人们至死只能看到世界的千万分之一,是一种遗憾。

    一路向北。

    短片主题是“人物”,拍摄进行的还算顺利,小地方的风土人情皆是素材,连路边卖花的老太都是一段故事,不免让人想起那年传遍网络的“今生卖花,来世漂亮。”

    乔西她们三个收获满满,每天都在修改删减,夏藤却一直提不起劲儿,说不上来的感觉,她觉得什么都欠一点。

    夜间,火车空调开得太高,夏藤被吹的头疼,床下的萧雅呼噜声震天,她拿手机录了会儿,给她微信语音发过去,然后裹了件衣服起身下床。

    火车明天到站,容城。

    这地方她当年离开的时候,压根没想过会再回来。

    夏藤觉得自己睡不着,也不光是头疼。

    他们这次的行程,劳逸结合,也算出来旅游一趟,起初她看到他们计划去往的城市都在北方后,也没怎么多想,天大地大,不可能那么巧,就算最后真撞上了,也无所谓。

    结果,还就这么巧。

    他们把容城定为最后一站,叶博安的朋友说去年他来过这边一次,这两年旅游业发展起来了,主打回归原始生活,城市气息不浓,小城氛围好,很值得过来放松心情。

    一群人艺术细胞敏敏感,听见“原始”两个字,说什么也要来看看。

    夏藤不好驳众人意,只能坐在旁边听着。

    火车灯熄灭,车身“咣当咣当”地晃动,只有每节车厢两边亮着,夏藤路过各种格挡的打呼声,到吸烟区,叶博安嘴里衔着烟,手里拿着相机,他在看今天的照片。

    听见有人来,他侧头看了一眼,相机关上了。

    夏藤“嗯”了一声,低头点烟。

    叶博安目光随着她手中的火光,再移到她脸上,“看你今天都没怎么说话,这几天跑累了”

    “没有。”不想被察觉出什么,夏藤解释“空调吹冷了。”

    “多加件衣服,坐火车就这样。”

    叶博安问“拍的怎么样”

    “一般。”

    “我看乔西挺满意的。”

    “她立意不错。”

    人物有大有小,这几年大家都学会以小见大,另辟蹊径,想追求一个“真”,可如果不够深刻,发掘不到最独特的东西,反而又失了“真”。

    夏藤答得平淡,叶博安当她心情沮丧,安慰说“你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明天最后一站,好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