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很多家族全族供应一个读书科举的种子为的就是“免徭役、免赋税”的待遇, 如今这待遇一下子没了, 他们多年的心血白费了。”

    “穷苦百姓读书困难,虽然这类‘读书’的目的不提倡,但是一个家, 一个族省吃俭用的供着,确实是值得同情。”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诗词的本身并不是这个意思,可是天下多少人因此而读书?悲哉!”

    …………

    吕宫大人沉吟不语。他又想起皇上之前说起这句诗词的时候的表情,对天下读书人怀抱着的“读书的目的”的批判。

    陈名夏大人听着众人一言一语的商量, 不耐烦地说道:“直接给皇上上道折子说明情况。天底下最讲道理最仁慈的就是皇上,都听皇上的决定就是。”

    几位大臣听着陈大人的话都看着他不言语。

    皇上讲道理,可是他讲的“道理”和一般人的不大一样。

    皇上仁慈,可是他“仁慈”的对象和一般明君圣主不大一样。

    陈大人不服气地瞪眼。虽然他也喜欢士人文人和前朝一样霸占朝堂连武者也退避三舍, 可是他很认同皇上讲的道理。

    皇上说出来的话听着就是有“人情味儿”。

    和他有同感的吕宫大人忍不住笑出来。他抬眼望着船舱外阳光照耀下的波光粼粼的海面,听着飞鸟叽叽喳喳的声音,端起小玻璃杯喝了一口白水,然后端起他的黑茶杯, 心里想着皇上喝黑茶的样子。

    先闻香,体尝一下黑茶那扑鼻而来的浓香;再观色, 感受黑茶呈现的视觉印象。

    经过白水清洁的口腔没有其他的味道,慢悠悠地喝了一口黑茶, 慢悠悠地品它的味道。

    浓郁的原味黑茶虽然苦涩却是完全不同于清茶的饱满口感,吕宫大人用着品茶的方法品着黑茶,体会到皇上口中的“甘味,微苦, 微酸不涩”,心满意足。

    他拿起桌子上的小铝壶给自己的黑茶加一点儿奶,语气也是慢悠悠,“皇上废除八股科举的时候,你们叹息很多读书人读书多年都白读了。要吕某说,他们不考科举也好,只会考八股文章不通民俗事务……”

    “可是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了,皇上的决定是正确的,读书要活着读,不能死着读。”

    众人一噎。

    一位胖乎乎的文官哈哈笑,“现在皇上要废除读书人的‘免赋税、免徭役’特权,某其实也是认同。虽然读书人也是人,也有柴米油盐的需求。可是如果读书人都奔着钱粮和女子去读书,那他们和商者的区别在哪里?”

    一伙人一起看向这个“心宽体胖”的胖子,不敢瞪吕大人瞪你。

    敢于瞪吕大人的陈大人瞪了老对头一眼,虽然不甘心还是顺着他们的话接着说,“这些日子,某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文人士族的出路在哪里?我们拿什么让天下人认可?用什么让农、工、商之人心服口服?”

    “农人种地纳粮,商者走商交易货物,工者做工……。可他们也都读书,也都可以考科举做官。单纯的读书人……优势在哪里?”

    其他人都对国家有具体的用处,读书人自己?以前陈大人作为读书人之一,天生的优越感,根本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可是现在大清国的蓬勃大发展,皇上的各种新政实施效果,他在工部跟着一个个国家工程的建造的实际感受,都让他情不自禁地反省。

    天下人凭什么自己辛苦做事,纳税纳粮供养着这些读书人?还让这些读书人骑在他们的头上耀武扬威?

    打小儿就是接受“读书人高人一等”的大家伙儿震惊。

    吕宫大人对陈大人的“瞪视”不在意,他听着陈大人的话小小的惊讶,“陈大人言之有理。读书人安==邦定国,教化世人,本是本分。可是很多人只是为了‘钱粮、女子’而读书,让世人为之失望。”

    “‘三年新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历朝历代老百姓对天下文官的总结。哪个朝代若是出来一个清官老百姓痛哭流涕地感恩戴德。可是当官之人拿着朝廷俸禄,受万民供养,做个清官本是应有之义。”

    众人……。

    都不敢自称“青天大老爷”的大家伙儿脸上都是五颜六色。胖官员因为陈大人和吕大人的态度硬气起来,挨个回瞪回去。

    甭管皇上的旨意如何,作为一个臣子跟着皇上的要求走就是。

    自诩是个忠臣的胖官员一脸骄傲。引得众人又齐齐瞪他。

    陈大人对于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视而不见,端起他的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品了一口冒着热气的黑茶,语气乐呵,“某觉得豫亲王说得对,做官的人若是不能‘在其位谋其职’,不如回家种红薯。”

    当然他们种红薯也种不过农户。

    …………

    听懂了陈大人话里的“嫌弃”确实不会种红薯的大家伙儿都觉得很委屈。

    他们虽然也有小心思,可他们也很痛恨那些败坏了读书人名声的贪官污吏,士绅豪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