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沈韶光在厨房给阿圆做“三不粘”。

    把蛋黄加蔗浆、芡粉搅匀, 旺火热锅放猪油,把搅好蛋黄糊下锅, 不断翻炒,再陆续淋入几次猪油, 使其更滑嫩, 达到“不粘”目。不到一盏茶工夫,油和蛋糊融为一体, 从原来淡黄色变成漂亮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又香又软又嫩又甜半流体, 稍微有一点嚼劲儿, 很是好吃,完全符合蔡澜先生世间最好吃不过胆固醇美食理论。

    从沈韶光第一回做, 阿圆就喜欢上这道菜,若有剩下蛋黄, 便撺掇“小娘子炒个三不粘吧”

    考虑到她体型,十次里,沈韶光也就答应两三次, 故而每回吃, 阿圆都兴奋地很。

    于三是不吃这种甜烂软“孩儿物”, 阿昌也不好跟阿圆抢,只意思意思地尝尝就算了, 故而大半皆归阿圆今天阿圆却愿意分给那只三花猫明奴些。

    沈韶光提醒她“少给它吃, 多了不消化, 再说, 它也尝不出甜味儿来。”

    阿圆睁圆眼睛“小娘子怎么知道它尝不出来”

    沈韶光被她问得一呆,下意识地看那边坐着林少尹,头一回去林府时,还跟他呛 “子非鱼”问题呢。想到他当时严肃样子,再对比如今

    阿圆还在等着小娘子跟她解释“我非猫”问题,沈韶光解无可解,只好直中要害“这三不粘凉了就不好吃了。”

    阿圆赶紧端着盘子回了厨房。

    那只猫在柜台上坐着,矜持地吃阿圆分给它两口鸡蛋。

    看看猫,再看看那边林少尹,沈韶光摇头,拢中午帐。

    今天林少尹来得早,赶上了午食尾巴,脸上又似有些仆仆风尘之色,想来是没在公厨吃饭,沈韶光一问,果然如此,故而给他正经上了四菜一汤香稻饭。

    其中有一道芙蓉鸡片,是用蛋清和鸡肉茸搅成肉泥,在温油锅里滑成,剩下些蛋黄被阿圆看见了,便做了这“三不粘”。

    那猫吃完了蛋,盯着沈韶光笔尖看,过了片刻,拿小爪子学着主人样子蘸一下墨汁,并试图印在账册上。

    沈韶光赶忙抓住它小爪,明奴先是无所畏惧地与她对视,然后若无其事地抽回爪子,舔起毛来,无赖得有模有样。

    沈韶光无奈,把猫祖宗爪子擦干净,抱住,摸摸脸,摸摸头,抓一抓下巴,撸两下后背,把它伺候得眯起眼睛,发出呼噜呼噜声音。

    林晏一边吃饭,一边看她哄猫,不知道想到什么,有些不好意思地垂下眼,嘴角却翘起来。

    沈韶光却想起一件正事来,把猫放下,去找林少尹。

    林晏含笑抬头看她。

    “最近坊间有些无稽流言,”沈韶光把什么“蛤蟆懒,天下反”,还有什么“丙戌炎炎,丁亥难难”之类都告诉他, “大家怕明年真难难,听米粮铺子人说,已经有人囤积粮食了。”

    林晏神色认真地点点头。

    沈韶光知道京兆应该有专门负责舆情监督,不过是提醒一句。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有一口安乐饭吃,是件难得事,沈韶光希望这种日子越久越好。

    尽到了好市民责任,沈韶光便要起身离开。前两日在从林府回来路上,沈韶光为林少尹美色所迷,虽嘴硬插科打诨混了过去,其实颇有些动摇,但等早晨,太阳出来,理智回笼,沈韶光就很渣地反悔了,又庆幸,幸亏当时混了过去,若是顺水推舟允诺了什么,甚或色迷心窍摸了人家小手幸好,幸好

    为了表达个迷途知返、今是昨非态度,沈韶光想到“摸小手”都没朝着林少尹那修长细致手看一眼,事实上,今日沈店主始终没把目光放在林少尹脖子以下,很是庄重严肃。

    “小娘子对这事怎么看”

    沈韶光停住,重新正坐。她是个把正事和闲事分得颇清人,当下正色道“这谶,有吉有凶,不管吉凶,凡是事涉家国气运恐怕大多数都不是民间自生,而是人为制造。其用意或者为己造势,表示应时应运、受命于天;或者扰乱人心,造成动荡,好浑水摸鱼。看如今这谶语样子,当是后者,至于前者”

    沈韶光微笑一下,每当重大节庆时,各地纷出“白凤”“麒麟”等祥瑞,可比“大楚兴、陈胜王”普遍而有代表性多了。

    这微妙停顿还有调皮笑意,林晏知道她指是什么,想绷起脸,到底没绷住,笑了。

    沈韶光轻咳一声,“若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呢,这样凶谶流言也不容易流传起来,就如种子种到沙土里,它不长啊。”

    想到自己对着是京兆少尹,沈韶光打了个补丁,“自然,如今是国泰民安,只是这风雨上嘛,就有些不那么调顺了,故而这凶谶种子也就发了芽。有心之人再浇浇水,施施肥,便成了现在样子。”

    林晏不以为忤,轻声道“不管如何,人心不安,流言纷纷,总是我们不是。”

    沈韶光看他一眼,不诿过,不饰非,林少尹倒是位有担当官员。

    他这样态度,值得报以更大尊重。沈韶光认真地道 “去岁天旱,免除春税后,京畿民心安定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