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各种食物乱战。

    已经这么乱了,就不怕更乱,汤圆必须也要出来刷一波存在感。沈韶光便包了最经典的黑芝麻馅儿汤圆,并把它推荐给上元日来吃饭的食客们。

    本朝人对甜食有偏爱,大多数食客对汤圆接受良好,比如林少尹。

    上元日三天放夜,不闭坊门,全城狂欢,“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这样长时间大范围的士庶万民狂欢,治安是个大问题。

    每逢这个时候,京城便金吾、京兆等多部门联动,争取不出现大纰漏至于谁家婢子与人私奔、谁家进了小贼丢了点银子之类的,却是难免的。

    林晏作为京兆少尹,是主要负责人之一,连着值了两日班,第三日终于可得休息休息。本来想着在家陪祖母江太夫人年老体衰,腰腿又不好,冬天出不得门,出来看灯是不能够的。

    但太夫人却一定要赶他出来,“上元节出去走一走,禳除邪魅,祈福健身。”

    祖母一颗拳拳疼爱之心,林晏不好违逆,便笑着答应了,想着出来在坊间转一转,应了景儿,便再回去陪祖母。

    坊内看灯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因这已是第三日,好些人在附近已经逛烦了,便都纷纷扩大了撒欢范围,比如去安福门看踏歌,去崇仁坊附近看百戏。

    不至于摩肩接踵,林晏倒还真逛出点趣味来。站在街头往前看,沿路花灯火树,猜灯谜的士子,婢子簇拥的女郎,拎着灯笼奔跑的小童良辰美景,繁华安乐。

    略走几步,便看见沈记酒肆。

    林晏缓步走过去,抬头看沈记门前挂的花灯。灯只是普通的鼓形灯,上面贴的华胜却很新奇,竟是馄饨、玉尖面、烤鸡、肉串等等的图案。

    林晏不禁莞尔。

    撩开门帘进屋,便听得沈小娘子正笑道“这个叫美人圆子。您看这皮子又白又软,多像漂亮小娘子的脸”

    带着小孙子来吃小食点心的老妇人笑起来,“这个名字取得好”

    沈韶光也不过是逗趣罢了,若万一哪个诗人吃了这“美人圆子”,写诗赞颂一下,从此后代形容美人多了个“肤若汤圆皮”的说法那就罪过了。

    听见门响,抬头,沈韶光微笑打招呼“林郎君上元吉祥。”

    沈小娘子堪称温婉的笑容,门口活泼的华胜、“美人圆子”的名称,很好地诠释了何谓表里不一。好在林晏已经有些习惯了,也微笑道,“店主上元吉祥。”

    “林郎君要不要尝试一下我们的糯米圆子芝麻馅儿,又甜又香。”

    林晏点头“也好。”

    汤圆好熟,一会便端上了桌。

    林晏拿羹勺舀出一个,轻轻咬开,果真味道不错,很是好吃。

    坐在更靠里面的祖孙吃完了往外走,“阿婆,这位郎君也吃美人呢。”

    “不是美人,是美人圆子。”老妇人教导孙子。

    “什么是美人”

    “这店主小娘子就是美人。”

    小童点头“小娘子好吃。”

    正收拾碗筷的沈韶光“”

    咬了一半汤圆的林晏“”

    算了,童言无忌,童言无忌。沈韶光端着碗筷拿回后厨去洗。

    林晏有些不自然地看一眼沈韶光的背影,把勺中剩下的半个白皮黑馅汤圆放进嘴里,唇齿间又软又甜。林晏喝口汤,神色自然下来,就这表里不一法儿,确实有些像

    沈韶光洗完碗,端了一个小盒子出来,里面放着些滚的元宵。见林晏把小碗汤圆吃完了,“多日未见太夫人,不知一向可好这是些生糯米圆子,一样的馅儿,只是做法略有不同,请带回去给太夫人尝尝。”

    林晏谢过沈韶光,想跟她说她父亲那些书的事,但话题实在突兀,这样的年节间,提及那些伤心事,林晏有点不知如何开口。

    沈韶光挑眉,随意寒暄道“今日坊里人少,都去安福门看踏歌了。林郎君怎么没去看看”

    沈韶光猜测,以这位沉闷的性子,八成是个宅男,所以不爱动弹,当然也可能是社畜加班狗,这种全城狂欢日,他这京兆少尹且闲不住,保不齐加了几天班了呢,好不容易空闲下来,估计是不爱再往人堆儿里扎。

    “坊里的花灯就很好。”林晏微笑道。

    沈韶光点点头,突然笑问“当日在安福门,郎君为何放过我我当时还只当要被送去洛阳了呢。”

    沈韶光原先觉得他可能是怕惹事怕蹚浑水,后来通过接触,特别是上次听了李相公与这位林少尹的对话,知道他在还官小位卑时竟做过与自己这世的父亲相类似的事,那便定不是胆小圆滑的性子。

    当然,他运气好,也或者,恰因为官小位卑,没惹恼皇帝,没惹来杀身之祸。

    不管怎么说,之前的推测就站不住脚了,刚才提到安福门,沈韶光便突然想问一问。

    林晏抿抿嘴,“圣人放宫人出宫是德政,是要少些后宫怨念,女郎颇有谋略,某为何不成全女郎”

    想了想,沈韶光笑了,对他一福,“多谢林郎君顺天应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