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四月正是农忙时期, 大河生产队全队上到六七十岁老头子老太太, 下到一两岁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崽子, 全部都在田里忙活。

    正是插秧的好时期,田间地里头到处都是弯着腰拿着秧苗干活的人。

    丁宁插了两行秧苗,偷偷看了眼周围,使劲叹了口气这都叫什么事啊

    007感知她的情绪, 立马为她加油鼓气“叮叮冲鸭,胜利就在前方”

    “我看不到未来, 再待下去我会死的。”想到这, 她掏出口袋留着的一个红薯面窝窝头, 泄愤的咬了两口。她身边不远处一个叫晓丽的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又把裤腰带拉紧了些。

    丁宁把红薯面窝窝头又塞兜里, 干啥啊, 虽说感受到了晓丽同志强烈的渴求, 但是这个年代她也不能穷大方,那是傻子才能干出的事。

    她这辈子叫丁宁,城里人, 还是a市人, 很荣幸成为一名光荣的女知青。这也是没办法的, 她上头有个哥哥, 大她五岁,结婚两年。下头有个弟弟,才十三岁上初中的小崽子,而她十六岁, 年龄正好,响应国家政策下乡当了名女知青。

    不过不当也不行,她老头子原先还是钢铁厂的主任呢,不过形势越发严峻,他被迫落了职回家成了名天天捶胸顿足的无业游民。

    她哥稍微好一点,毕竟就一个钢铁厂小员工,老婆也是服装厂小员工,暂时波及不到身上。

    学校也关门了,她弟也只能待在家里成了名失学儿童。

    而她惨惨惨,成为这个大河生产队不知道第几批知青,好地方也被占了,来的时候和另外两个下乡的女知青挤在知青点后面新搭的小房子里,就七八平米的小房子,挤三个人,也是非常难受了。

    睡也睡不好,吃就更别谈了,每天就是红薯面窝窝头、高粱饭以及红薯稀饭,这年头吃顿干的都是万分艰难。所以和她一起下乡的晓丽同志觉得红薯面窝窝头都已经是难得的奢侈品了。

    鱼呀肉呀就别想了,限量供应,城里人才吃得上,啥都要票要钱,也就村里过年杀猪交了任务后,留下来的猪才能全村按人口分那么几两一斤的,这点肉也不会让你一顿吃完,想啥呢,还得用盐擦一遍,就那巴掌大一点,够全家老小吃到开春。

    至于知青就没有这么好的事了,村里分东西也只会给你一点,想和村民们一个待遇是不行的。现在粮食划分也是按照工分来,女性一天一般六到八工分,男性八到十个工分,年底的时候再按照工分分粮食。

    丁宁想着想着,手无意识地又插了一行秧苗,她抬头看了眼不远处打谷场阴凉处坐着的人,内心艳羡滴要死。

    “我真的觉得这个任务不应该叫拯救世界,”丁宁忍不住吐槽,“叫男主拯救我好不好”

    007呐呐两句“可是任务是这么说的呀”

    丁宁吸吸鼻子,想哭“我真的看不出来他有哪里需要拯救。”这个世界的男主叫沈往,是大河生产队大队长沈爱国小儿子,还是唯一的儿子,他上头两个姐姐,都嫁了人。爷爷奶奶也健在,疼他跟疼命根子一样。

    起码丁宁撞见沈往两次的时候,这丫都在吃鸡蛋和红薯条,这虽然不是什么难得的好东西,但是这年代的人哪舍得吃鸡蛋啊,鸡蛋都是要攒着卖给供销社的。红薯条也不会拿给孩子们当零嘴吃,更何况还是这么大一十七八岁的孩子。

    这不,大队其他人忙活的时候,沈往作为记分员,享有坐在阴凉地给村民们记工分的权利。这多舒服啊,躺着就能有八工分。

    像丁宁这样的“壮劳力”,一天累死累活也就八工分,这还是她力气大,手脚伶俐才有的。像晓丽这样的女知青,一天也就六工分。

    007继续道“可是他死了啊”

    丁宁叹了口气。

    沈往在这大河生产队算是独一家,所以他性格也有些固执,好吃,还特别能吃。普通的红薯窝窝头他还看不上眼,就喜欢那些特别好吃的,也致力于去寻找那些特别好吃的东西,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听007说牛棚里住着位叫李秋月的文学家,做的一手好菜,一天她被批斗完躺在黄土坡放牛的时候,把红薯窝窝头简单地用火煎烤了一下,那香味立马吸引了同样躺在黄土坡的沈往。

    这年代谁家做的一手好菜啊,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又舍不得放油又舍不得放料,做出来的饭菜能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沈往被这香味吸引,死缠烂打和李秋月成了忘年交。

    于是这孩子手里有啥吃的都往牛棚里送,就希望李秋月能给他做份美食,靠着沈往送过来的东西,李秋月也算是日渐健康起来。

    毕竟沈爱国对自家孩子的一举一动可谓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所以也算是在能力范围内庇佑了她一番。不过没想到就在苦日子快要结束时,李秋月死对头见她生活的还不错,稍微一查,于是沈往就倒霉了,还被扣了个大帽子,遭受攻击与批斗。

    沈往仅此一遭,有些承不住,郁郁而终了。而李秋月本来都平反了,但没想到因为自己原因害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