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几人沿着驿道搜寻,果然在一里外的草丛里发现了倒在地上的蒙面人。

    当他们赶到的时候,那匹马正低着头慢悠悠的嚼着他的头发,阿清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人的头发从它的嘴巴里扯出来,挽救了他即将斑秃的命运。

    “马儿乖,”少女温柔的抚摸着它的头,说出来的话却令人不寒而栗,“下次记得,不要乱吃脏东西,会拉肚子的。”

    李白:“……”这话太狠了,他没法儿接。

    众人扯下他蒙在脸上的黑布,不出所料是一张陌生的面孔。李白站在一旁,看着平老板和镇长这两个人嘴上说着害怕,手上功夫倒是利索,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人从里到外都扒了个干净——介于有伤风化的原因,最后还是给他留下了一条底裤。

    李白:“……”都是狠人,不服不行啊。

    阿清盯着地上被五花大绑的人,突然出声道:“不对,我记得楼兰军不是这样的。”

    平老板和镇长面面相觑,李白和诸葛亮倒是明白她的意思,李白丢给蓝衣青年一个眼神,示意让他来说。

    诸葛亮叹着气摇摇头。只要他在,太白这家伙可以说是把“懒”字诀贯彻了个彻底,能说话绝不动弹,能闭嘴绝不开口,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给他惯出来的毛病。

    他对迷惑的镇长二人道:“阿清的意思是,这人的打扮与她曾经见过的楼兰军有所不同,根据官府的告示,楼兰军的标志是赫赤、霜白、乌黑、靛青四色的斗篷和与之对应的面具,而非此人简单的蒙面。”

    见二人恍然大悟,他又道:“若他当真是楼兰军成员的话,不想引人瞩目就没必要穿如此招摇显眼的斗篷;如果不怕被人认出来,那他又为何做这样一副不伦不类的打扮?更何况楼兰军军规森严,对衣着制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大家仔细看看便能发现,他这斗篷上的纹路根本就是瞎画出来的。”

    “因此亮可以断定,这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楼兰军,只不过是一个胆大包天的狂徒罢了。”

    说着,他看向地上那人,问道:

    “你自己说,我讲的可对?”

    那贼人不知何时已经清醒过来了,正趴在地上如捣蒜般拼命的点着头。估计也是知道现在这种情况,伪装叛军的罪名总比真被按上楼兰军的头衔要好上些许。

    平老板一听,顿时长出一口气,紧接着就是恶向胆边生,上前劈头盖脸的对那人就是一通好打。

    待那贼人已经成了一副青肿猪头样,李白这才不紧不慢的上前拉了一把。

    “成了成了,”他半真半假的劝解道,“该送官府的送官府,到时候自有他的苦头吃,平老板你也消消气,别闪了腰才是。”

    那边的镇长也终于放下了悬在半空中的心,正握着诸葛亮的手热泪盈眶的发表着劫后余生的人生感言。阿清看着先生一如既往的完美微笑似乎都有些僵硬了,连忙上前劝阻道:“是啊镇长,这天都快亮了,事不宜迟啊。”

    好说歹说,这两人终于押着那贼人兴高采烈的走了。李白望着他们的背影,长叹一声抱怨道:“这叫什么事儿啊。”

    “是啊,”阿清跟着他点点头道,“真搞不懂,怎么会有人去故意假扮楼兰军呢?一旦被抓住,轻则牢狱终生,重一点的话,可就是千刀万剐啊。”

    说完,她又低声咕哝道:“不过那也是他们该死,活该!”

    李白顿了一下,轻轻拍了拍少女的头以示安慰。

    他明白阿清的心情,毕竟她当初就是因为叛军作乱才会家道中落,最后流离失所,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往外地。小小年纪就亲身经历过战火动乱,饱受流离之苦,也难怪她会对楼兰军如此愤恨了。

    他也没说什么,只是道:“走吧,咱们也该回去了。”

    方才还心情低落的阿清向四处张望了一下,见先生也牵着马过来了,心情便一下子好了起来。李白见她围在蓝衣青年身边不停嘘寒问暖的模样,挑了挑眉,故意摇头晃脑的念起诗来:“唉……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啧啧啧,好诗,好诗!”

    蓝衣青年一下子笑出声来。阿清的脸涨得通红,气得连话都不想说,狠狠瞪了一眼李白后便直接闷头跑到前面去了。

    诸葛亮漫步走到他身旁,望着前方少女怒气冲冲的背影,含笑道:“你也少逗她,哪天阿清真急了,我可帮不了你。”

    李白一脸无辜的看向他:“我哪儿有。再说了,这不是我和她常见的相处模式吗?这段时间你不在,我也不好真去捉弄她,就这么相安无事了几天,倒还真是不习惯了。”

    “太白,你呀。”

    诸葛亮无奈的摇摇头。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人就是闲得慌,天天没事找事做逗小姑娘玩儿呢。

    “话说回来,太白你也该好好反省一下了,”他牵着马边走边道,“捉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毛贼,就被你搞出来这么大的动静,还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你自己说说,像不像话?”

    李白被他的话堵得一下子噎住了,他张口结舌了半天,却连一句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