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093修录像机

    尹畅一愣“你说啥”

    邵君凌那句话戳到尹畅的点太多, 关键是对方的语气丝毫听不出是在贬低,就像是在陈述一件客观事实, 让尹畅顿时有股发不出的闷火在胸腔里乱窜。

    他傻哪里傻

    你丫智商是高, 但智商高就能看不起你哥这种普通人了吗

    演员里悟性比他差的多了去了,他一个已经有五年经验的演艺人员怎么就演不好区区一个曹丕

    还有,这小子是怎么回事他是不是一直都太惯着他了什么时候这混球开始习惯用这种态度跟自己说话的

    其实, 邵君凌承认,他哥挑本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虽然他很少过问,但尹畅拍的每一部电影和电视剧他都看过, 而且有几部尹畅被夸“演得好”“演技佳”的剧, 他还不止看了一遍。

    可这些剧中尹畅饰演的角色也恰好有一部分特质跟尹畅本身符合,只要他哥呈现出本我, 就会变成观众眼中的闪光点。严格来说,那算不上是演技,而是本色。

    所以,邵君凌不认为曹丕这个角色适合尹畅如果他哥说的那部剧是符合历史的正剧的话。

    邵君凌直接忽视了尹畅的反应, 又问“剧本你都看过了故事讲什么的”

    “讲三国权谋,就看了一部分吧,群像剧,感觉挺精彩的”尹畅含糊道。

    邵君凌听了尹畅的语气,心里更加确认,这本子是他临时接的,角色也是仓促选的。因为尹畅以往挑剧本都会自己完整看一遍, 有几次还找邵君凌一起聊过,他对于自己喜欢的点非常明确。

    可这一次,尹畅却说不怎么上来,他甚至破天荒地挑了个要进组八个月的剧,就只是为了让自己放心出国。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不是傻是什么

    邵君凌问道“进组八个月,你会不会不习惯”

    尹畅心中的不爽之情随着邵君凌的问话被慢慢转移开去“还行吧,也不是八个月都在那里,偶尔还会出来上个综艺什么的,而且,米修也接了这部戏,到时候我”

    邵君凌打断他“米修也去”

    “嗯。”尹畅斜了他一眼,“跟你说多少次了,别老米修、米修的,要叫米修哥哥。”

    邵君凌“他演什么”

    尹畅笑道“演我弟弟,曹植,哈哈。”

    邵君凌“”

    邵君凌猜得已经不离十了,这部戏确实是尹畅考虑到邵君凌的出国问题后定下的。

    只不过,角色并不是仓促定的。三个月前,尹畅就收到了这部剧的邀约,也很早就得知米修会出演“曹植”,当时米修发微信来问尹畅有没有兴趣试试,还开玩笑说,如果尹畅愿意的话,他俩就能在剧里上演一番“相爱相杀”的兄弟情。

    尹畅那会儿没往心里去,就是考虑到那部剧拍摄时间太长,他担心自己进组太久会不习惯。而且,他没有读过三国历史,那阵子又忙,都来不及看剧本。

    直到半个月前无意间听到邵君凌和何宏浚的对话

    这几天,不止邵君凌在犹豫,尹畅也在进行天人交战。他想了很多,后来觉得,邵君凌会有那样的执念,跟他们这几年的相处模式也有关系。

    可能是尹畅小时候常年被尹东抛下留下的心理阴影,现在身份调换,他自己成了家长、成了演员,他挑选的每一份工作都会考虑邵君凌的感受会不会离开家太久会不会让邵君凌担心会不会出现绯闻给家人造成不良影响

    他知道邵君凌会长大,今后会离开他有自己的生活,可潜意识里,他仍然把对方当小孩子,没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态度。

    最近一年他俩产生的种种冲突,不就是因为错误的自我定位导致的吗

    邵君凌迟迟不做决定,尹畅心里压力也很大,怕这小子惯性思维。

    前天与米修聊了两句,米修又提起权谋三国这部剧,说“曹丕”这个角色的饰演者剧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听说导演挺中意尹畅,问他要不要接下试试。

    尹畅想来想去,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改变机会,于是心一横,便把这部戏接了。

    邵君凌坐在那里,忽然低着头念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什么”尹畅没反应过来。

    邵君凌看向他道“你弟写给你的诗。”

    “我弟你说曹植”尹畅纳闷道,“这诗什么意思”

    他从小接受的是西洋教育,会四国语言,会滑雪会马术,却独独不熟知中国古代历史。

    邵君凌道“曹植因为文采华然,小时候比曹丕更受曹操宠爱。曹操病逝后,曹丕继承王位,废汉自立。可能是从小父亲的差别对待,曹丕觉得弟弟会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处处打压他,把他贬到很远的地方去生活。这还不够,有一次,曹丕还要以造反的罪名杀他,但最后关头给了他一个机会,限他在七步内作一首诗,如果诗作的叫他满意,便饶他一命,所以这诗又叫七步诗。后面还有两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