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秦咸阳宫,宫殿内的摆设依旧,  新上任的秦王尚且未给这座秦国最高的政治中心涂上新的颜色。

    但因为主人的变换,  宫殿内已经染上呈现了新的气象。

    譬如秦王异人当政时期,朝堂上可没有那么闹腾。

    在秦国大将军蒙骜过世之后,  秦国的老一代人开始将权柄转移给了年轻人,秦王政并没有刻意得地提拔年青一代人,  但事实上坐在朝堂上的不少人却已经是秦国的新一代。

    直到这时众人才愕然发现,  原来秦王异人给儿子铺路已经从那么早以前就开始了。

    年轻人火力旺,  虽然也有不少不动如山的朝臣,  但更多的则是满地蹦跶的年轻人。秦国的老一辈代表秦国相邦吕不韦面色平静地看着年轻一辈代表的儿子吕安被诸多臣子围攻,  丝毫没有出手相助亦或者是帮忙的意思。

    这作壁上观的态度十分明显,恍然间让众人亦是跟着觉得吕不韦是不是也不赞成吕安的提议小吕郎君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是不是压根没有和他的父亲商量过

    想来也是,  小吕郎君作为秦国的治粟内史,不想着花省钱,  却老想着用花钱,这个想法着实是大大的错误。

    历来,众人已经习惯了治粟内史是个守财奴的模式,乍然间遇到一个不守财,刚上任就想着大把大把花钱的主,  还真是有些不太习惯。

    吕安安静听完众人反对的意见,  略一振袖,  走到堂中冲着坐在上手的嬴政拱手后悠然开口,然而他态度虽然轻松,但听他说话那些人的表情却是愈加扭曲。

    这小吕郎君太可怕了他居然能够将提出意见之人和对方意见每一个字都记得不差,  对于合理的,予以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则毫不留情驳回,顺便在再批评几句,然后还要引用史实故事给予给与教育,对他提意见的人听着听着脸都张涨红了。

    xx的各国国骂,是文化人就了不起啊知道历史了不起啊能说小故事了不起啊

    能让你们闭嘴就很了不起。

    小吕郎君发言完了之后坐回原位,做垂目淡定状。

    堂内一时间十分安静,众人面面相觑交换眼神准备进行第二波攻击。

    会引起这般多的反对意见,主要是因为吕安提出了一条政策建立灾害救助条例,而在这份条例中,提到了在县级以上机构将灾害救助工作纳入经济政策的发展计划中,并且建立同当地灾害需求相适应的资金和物资保障这一条。

    秦国惯来治灾不赈民。

    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如发洪水了,秦国的官方是会派人去堵缺口,也会处理尸身避免发生瘟疫,但是因为发洪水造成财产损失引发的饥荒等情况,他们是不管的,也不会像后世很多朝代一样,有发粮被褥等等行为。

    这并非是个例,事实上在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是如此。会造成这一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一点还是因为粮食不够。

    战国时代随时可能发动大型战役,每个国家长期都是处于一种战备紧急状态,国家的大宗粮食肯定是要供应给战场的,其次供应给全国的公职人员发放薪水,最后给输送粮食以及承担建造责任的役夫们发放俸禄以及物资保障。

    寻常的国家供应这三点已经颇为艰难,至于供给百姓和赈灾什么的更是不必提了不在考虑之中。

    先秦时期国与民的关系就和君与臣之间一样,类似于合作者,国民对国之间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觉得这个国家过不下去了举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的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一点在东方几国之间较为频繁,毕竟他们靠的得近。秦国因为地处边陲,来的人基本都是求职人员的家眷,主动来投的平民也就是这几年才多一些。

    而正因为各国都没有赈灾的习惯,每逢大灾就会发生一次人口的大规模迁移,。隔壁邻居不要说帮忙了,这时候他们都是敞开城门让灾民赶紧进入扒拉人口的来着,被扒拉的国家这时候也只能干瞪眼,却无能为力。

    在战争频繁的时代,人口无论到哪都是极受欢迎的。

    但对于老百姓而言,若非过不下去他们也不会真的迁走,。因为离开原有国家,新的国家准备如何接纳他们是未知的,好的话是作为一无所有的平民重新开始打拼,糟糕些的则是会成为二等公民,更惨的则是变成奴隶。

    吕安抓住了这一点,向众人展示了一张秦国人口的数据表,上头用柱状图以及连线折线图向众人展示了秦国的可耕地数据和人口数据以及税务数据。

    毫无疑问,随着近些年来的人口增多,秦国的税务和耕地数据都在一路提高。这上头的人数并不算准确,吕安只是根据文案资料进行了粗略统计而已。事实上,秦国拥有的,肯定还要比纸张上所写的要更多。

    这个人口快速流动的时代,秦国唯一能够算出辖区内人口数量的可能只有东郡,这还是因为东郡重新建立了户籍制度的关系。其余的郡县中山民野人并不在少数,这些人因为各种原因都未登记,但他们要活下去必然也是有所产出的,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