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多少会幻想自己长大后结婚生孩子这种事,但闫然回想自己小时候,对要结婚生孩子这件事都没有任何幻想,即使被家长长辈以此事调笑,他也是非常懵懂的。

    我会一直爱着萧子翀。

    闫然这么在心中说,但他不能把这件事讲出来告诉任何人。

    第二天,奶奶要闫然陪她出门。

    闫然换了运动鞋,背着书包,书包里装着奶奶要喝的温水,带着她的毛巾、纸巾等等东西,他跟着奶奶出门了。

    出了门,他发现不是他和奶奶两个人,还有杜阿姨隔房的妯娌,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阿姨,对方很是干练,嗓门奇大无比,叫闫然奶奶“顾老师”,态度十分恭敬。

    她又叫闫然“小少爷”,态度十分亲昵。

    闫然第一次被人叫“小少爷”,当即尴尬到要死,但又不想和这位阿姨争辩纠正,只得就受着了。

    天气很好,太阳不是很烈,气温也合适,这位阿姨扶着闫然奶奶走在前面,闫然走在后面,一起往山里走。

    闫然带着他的数码相机,将所有想让萧子翀看的地方都拍了下来。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奶奶有些累了,他们才到了目的地。

    行程走到一半的时候,闫然就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到地方后,闫然心说,果真是来这里。

    这是闫家的风水宝地,也就是闫然家里的祖坟所在地,闫然的爷爷埋在这里的,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也都埋在这里。

    此地背山,面朝县城和流过县城的河流,视野绝佳。

    闫然拿水给奶奶喝,又擦干净祖坟处的石头凳子,让奶奶坐下。

    奶奶把这片祖坟查看了一阵,心满意足,又指着一个位置说“以后,奶奶死了,就埋在那里。是你爷爷身边。”

    闫然看了看奶奶指的位置,接过奶奶递过来的水壶,手有些发抖。

    奶奶却望着山下的县城和河流,神色平静。

    闫然在奶奶的指示下,给家里一干长辈们磕了头,这才又下山去。

    回去的路上,他们会经过一个村子,村子里有新的砖瓦房,也有老的土瓦房,大多只是老人在村里,小孩子们则光着脚,浑身晒得黢黑,在村子里跑过,见到有陌生人经过,他们就隔得老远观望。

    奶奶走得脚累,阿姨找了一户人家,三人进去坐着休息。

    于是,就有不少老人过来看看。

    阿姨认识村子里不少老人,打了招呼,就介绍闫然奶奶是“闫家的大奶奶顾老师”,不少老人就露出很恭敬的神色,又介绍闫然是“闫家小少爷”,闫然很羞窘,这些老人就称赞“闫家是书香人家,出人才”。

    闫然心想我哪里当得起啊。

    奶奶只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要走,阿姨扶上她,闫然便赶紧跟了上去。

    随着他们离开,其他过来看热闹的人也都跟着送他们,直到送到村口才散了。

    他们离开村子一段路后,见没有人跟过来了,奶奶停了下来,站在出村后的一棵李树下,对闫然说“然然,你过来。”

    闫然赶紧过去,“怎么了,奶奶”

    奶奶从闫然背着的书包里拿出她的钱包,那是一只v的经典款钱包,是二叔以前寄给她的礼物,里面装着奶奶的钱,不过那些钱并不值这只钱包的价格。

    奶奶从里面拿出两百块来,给了闫然,说“刚才坐了人家的板凳,一堆人过去他家,吐痰的,吃李子的,嗑瓜子的,他一个老年人,收拾也要些功夫,让人受了累,你把这钱拿去给他。说闫家的嫂子给的。”

    闫然以前就知道,这片山林,包括整个村子,以及村子下面延伸到县城郊区的所有土地,在新中国成立前都是闫家所有,但是,当然,闫家人之后也因此受了非常多罪。

    因此,这个村子里的老人,大多数都知道闫然的爷爷奶奶,有过交道倒不一定有交道,因为闫然奶奶和他爷爷结婚的时候,就没有在这个县里了。

    闫然知道奶奶的意思,他拿着钱往回走去。

    刚才不给那家主人钱,是因为当时人太多了,根本没法给。

    闫然走回了刚才待过的那一家,这一家主人是一名六十来岁的老头,尚还有点距离,他听到里面有人说“那个男娃就是闫家的这一代呢。看着倒是个乖乖的学生娃。”

    “对,看起来不差。”

    “不过可能也就到他为止了。”

    “也可能以前传的做不得数。”

    “大家都觉得是那样呢。”

    “闫家老大听说在大学做教授,只是生的是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很聪明能干的,去了美国,美国你们知道不,最好的国家,他家老二,听说一直在美国的,都五十岁了没结婚,也没孩子,刚才那个男娃儿,就是闫家这一代的唯一一个男丁。要是是说闫家到此为止,要绝后的话,那不是说那个男娃要早夭。”

    有另一个人笑说“也有可能是这个男娃儿生不出孩子来,或者只生得出女儿。闫家不就绝后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