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些毛头小子稳重,又是父皇爱臣,我看他配得上嘉悦妹妹。”

    开始穆安之觉着李玉华有些乱点鸳鸯,可细想想,林程出身人品自身才干,的确堪配公主。

    穆安之道,“眼下不是提这个的时候,何况,林将军说是未遇到心仪之人,真正也许另有缘故。结亲还是得两厢情愿方好,也不是个个都如咱俩一般幸运。”

    李玉华也就这样一说,真正并没有入心,既然穆安之这样讲,林家又是掌禁卫的重臣,李玉华也就抛开手不管了。

    二殿下玉体安康后,穆安之的案子也就查的差不离了,基本上为了赔朝廷的银子,二殿下把郊外庄园还卖了一个,听说林妃娘娘还拿了些私房出来。

    穆宣帝现在最不稀罕见的就是这个二儿子了。

    端午赏赐,二皇子府所得最少,不及三皇子府一半。

    蓝太后也想快些将此事翻篇,再次提及两位公主的亲事,还跟李玉华打听有没有看到过合适的年轻公子,李玉华想到穆安之的话,并未提起林程。

    李玉华说,“我平时见男子见得少,不如我回去问问三哥。皇祖母,你心里要是有些许入眼的人,也跟我说,我让三哥在外打听一二。”

    “成。”蓝太后笑着应了。想着李玉华的确为人可靠,她问李玉华的意思,其实就是想李玉华推荐人选,这孩子却是老实,有什么说什么。

    蓝太后转而问起李玉华家里过端午的事来。

    蓝太后明提了两位公主的亲事,陆皇后依旧有些疑虑,问儿子,“我听说那杜家老二是庶出,这怎么成,庶子如何堪配公主。”

    太子道,“杜锋是正经传胪出身,庶吉士散馆名列第一,翰林修书也得过父皇的夸赞。”

    “他既这样好,怎么倒分到三皇子府做长史”陆皇后秀眉不展,“我可是听说杜尚书十分不喜这个弟弟,过年都没让他参加祭祖。这杜二早叫杜尚书赶出家门的,只看这人品,也不能把你妹妹许给他。”

    太子笑了笑,“母后这是听谁说的。”

    “我让你舅妈出去打听了一回这杜二人品行事。”

    “舅妈同母后一样,平时多在内宅,您打听也该找舅舅或是表哥打听,舅妈能知道什么。”母子俩在凤仪宫的梧桐树下煮茶,太子一手按着茶壶的壶盖,清透芳香的茶水倾尽皇后面前的紫砂盏。

    “明天舅舅过来给我讲兵法,我带他过来跟母亲说说话,母亲听一听舅舅的意思。”

    “我让你舅妈去打听的,她还不是问你舅舅。”

    “舅妈的娘家姐姐,新任太常寺卿许寺卿太太,原是相中了陆长史,陆长史不大乐意,怕是得罪了许太太。”太子轻轻松松的说出一段渊源,“待外祖母进宫,母后也可问问外祖母。”

    陆国公陆老夫人都极认可这桩亲事,陆国公说的还委婉些,基本上说的与太子大致相似,自身有才干,家族也有实力,至于在穆安之这里当差的事,陆国公道,“南夷军粮案中,杜长史就在有功之列。若非他在三殿下那里当差,官职早就升了。”

    陆老夫人说的直接,“这是杜尚书培养的家族下一位掌门人。”

    陆皇后道,“杜尚书又不是没儿子,这么个庶弟,能如此上心。”

    “糊涂。”陆老夫人半眯着一双凌厉的老眼,轻斥长女一句,“家族若想长盛,便不能只将眼光囿于嫡庶,杜尚书膝下三子,先不说年纪尚小,长子的资质也只能算中上。杜长史可是正经传胪出身,入庶吉士一年,散馆时是第一名,比状元又差什么”

    “寒门小户想出个进士,必倾阖家之力。就是放在杜家这样的大家族,一样得悉心教养。你以为这传胪功名是天上掉下来的杜尚书若不是对这个弟弟上心,如何能这样栽培他把庶子养废,比教他成材容易百倍”陆老夫人道。

    “可我听说现在兄弟俩早闹崩了,今年杜家祭祖都没杜长史的份。”陆皇后对女婿的人选格外挑剔,“倘万一有才无德,要怎么办”

    “杜长史只是有些桀骜,人且年轻,他跟杜夫人、几个侄子侄女好着哪,就是不住尚书府,也没少回去。不过是跟杜尚书闹个别扭,受着宠爱长大的孩子,才能这样肆无忌惮。”

    “可要是如母亲说的这样好,如何这个年纪还没定亲。大家子弟,向来亲事早定。”

    “杜老爷在世时倒是给他定过一门亲事,叫杜长史自己退了。”

    陆皇后瞠目结舌,“亲爹定的亲事,他还能自己退”

    “所以才说他性情桀骜。不然你以为杜尚书为何逐他府外自住去,不然他在翰林干的好好的,为何会被发落到三皇子那里那次杜家闹的不轻,我都听说了,杜尚书就是因此恼了他,才把他搁三皇子府的。”陆老夫人感慨,“可这人哪,有本事在哪儿都能出头。三皇子纵是能干,倘没得力人辅助,焉能有今日威势”

    陆皇后心中对杜长史的才能算是认可了,可又有疑虑,“母亲也知道,嘉祥性子娇纵了些,听着这杜长史也是个被惯坏的,这俩人能在一处过日子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