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十一章戴逵

    王徽之坐下来, 沉着脸不说话。

    王献之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皱起眉头。

    王徽之呼了好几口气, 怒气散去,他才开口对王献之说道“七郎,将一把果核丢到地上。有些会烂在地里, 终究不见天日。有些会破壳发芽, 长出幼苗。长出来的幼苗,有些承受不住风吹雨打, 会早早夭折。而有些幼苗,任凭风吹雨打, 艳阳炙烤,洪水浸泡,无论环境多么险恶,都能顽强的生存下来。”

    王献之目光疑惑的看向王徽之, 出声问道“你在说什么”

    王徽之伸出手,拍了拍王献之的肩头, 目光平静的说道“方才那人,就是烂在地里,不见天日的烂果核。自诩风流,实则令人作呕”

    在建康时, 王徽之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贵族。无论是男子好断袖,亦或是女子喜欢磨镜,哪怕是年轻人爱慕老妪老翁,王徽之都不觉得反感恶心。他无法忍受对幼童产生畸恋之人对着尚不知事的孩童行欢好之事, 真是罪恶至极这种人,活着还不如死了

    王献之点头,明白了王徽之的意思。

    王徽之拿起酒杯,手捏着酒杯,继续言道“当今乱的不只是世道,还有人性。卑贱之人,命如蝼蚁。就如同这破壳发芽,却经历不过风雨的幼苗。如此世道,人连生存都难,谁会在意这些事。”

    王献之忽然一笑,灿烂宛若春日花开。脆生生的说道“你在意。”

    王徽之虽然在家很熊,可是他当懂事起来,比许多大人都要明白事理。

    王徽之哼了哼,对王献之说道“七郎,日后若是遇到这种烂果核,便是要如此对待不必客气”

    王献之点头,乖巧的应道“知道了。”

    两人说话间,阿陌将煮熟的蟹螯盛上来,开口言道“五郎,七郎,蟹好了。”

    刚煮好的蟹比较烫,王徽之不着急吃。他倒了一杯酒,仰头饮尽,然后出声念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言罢,王徽之仰天长啸。

    王献之忽地开口问道“何处水势湍急”

    王徽之转头看向王献之,朝阳落在他的身上,精致如玉的小人宛若一尊金象,灿烂夺目。

    王徽之告诉王献之“剡溪那边水势急湍。不若便去剡溪吧剡溪景色相宜,有几座山不错戴安道正好居在剡溪,他的琴艺不亚于谢叔父。到他家中听琴赏画,也可也可”

    戴安道

    听起来有些耳熟。王献之仔细回想,忽然想起了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

    王子猷雪夜访戴

    如今故事的主角,就坐在自己的身旁,王献之的目光复杂的瞥了眼王徽之。

    提起戴安道,王徽之娓娓言道“戴安道年长我十岁,他多才多艺,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幼时他曾随其父拜访王仲祖叔父,王仲祖叔父让他当场作画。他便当场作了一幅渔翁图,王仲祖叔父看了大为赞叹,言其日后必定大有名望如今戴安道二十有二,画艺高超,观之令人拍手称绝”

    王献之点头,听起来是个很厉害的大佬。

    王徽之伸手拿了一只蟹螯,递给王献之。

    王献之摇头,自己伸手拿了一只蟹螯。

    王徽之一边吃着蟹螯,一边慢悠悠的言道“戴安道此人乃真性情,是个可交之友。武陵王素来性子残暴,喜爱鞭打女婢,听女婢惨叫哭啼。众名士不屑与武陵王交往,戴安道亦是如此。”

    “武陵王听闻戴安道琴艺高超,便请戴安道上门奏乐。戴安道厌恶武陵王的为人,不愿前往。而后,武陵王命戴安道的一位友人,送重礼请戴安道上门奏乐。戴安道气得拿出爱琴,当着友人的面摔碎。并怒气冲冲的骂道我戴某非王门艺人,休得再来纠缠”

    说到此处,王徽之自己先笑了,他笑着言道“那友人被戴安道的怒气震住了,惭愧致歉后,便狼狈离开。”

    王徽之就喜欢戴安道这个耿直清高的性子

    王献之摇头说道“为了拒绝厌恶之人,将爱琴摔碎。不值得。”

    王徽之好奇的问道“七郎以为该如何应对”

    王献之弯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缓说道“请他吃粗米,若是能一口气吃下一石米,自然答应。”

    王徽之听了之后,眼眸发亮,把蟹膏放回盘里,拍手称绝“妙哉妙哉这法子不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若为难我,我自然也要为难你待见了戴安道,我定要将此法子告知他”

    王徽之目光赞赏的看着王献之,心里非常喜悦。觉得家中总算有个能聊得来的手足了王玄之爱美妆,王凝之与王涣之爱游历,王肃之学识一般,不够聪慧。至于王操之,他性子老实,还不如王肃之聪慧。从王献之出生起,王徽之就喜欢这个弟弟。觉得幼弟不一般。现在看来,王献之果然不一般貌美聪慧,又有灵性

    游湖赏景,吃蟹谈笑,小舟在湖水中游荡了大半日,迟暮时才到剡溪。

    王献之困了,此时正躺在船板上睡觉。

    王徽之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