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九章金印

    东方明矣, 玉露生寒。

    翌日,王献之穿着裘衣从屋里走出来, 阿陌跟在他的身旁。

    先去了鹅池,看过鸿雁后,王献之才去膳堂。

    来到膳堂时, 王家人已经到了。

    看到小儿子归来, 王羲之跟郗璇招他上前。

    郗璇柔声问道“出门多日,七郎在外过得可好”

    王献之点头, 缓缓开口回答郗璇“一切安好,劳阿娘惦记。”

    王玄之惊讶的说道“七郎竟说了这么多话”

    听到小儿子说出了完整的话, 郗璇面色惊喜的说道“出门一趟,七郎大有进步”

    王羲之满意的颔首,笑如清风的朝王献之招手“七郎到我面前来。”

    王献之转身面对王羲之,开口叫道“阿耶。”

    王羲之伸出手, 摸了摸王献之的脸。多日不见,王羲之觉得小儿子长得越发精致了。开口说话的时候, 王献之的眼神不再呆滞,整张小脸看起来有了一些神态,不再是面无表情的模样。

    “近来与安石,去了治城游玩可遇到什么趣事”

    王献之徐徐言道“有的。我看中了一座山, 想把它买下。可是谢叔父却说,只有倾尽王家资产,才能买下那座山。阿耶,家中共有多少资产”

    王徽之开口告诉王献之“家中共有千亩良田。一年的量产, 够养活三万人。家中资产,由阿娘与长嫂在打理。七郎,你若想卖了家中资产,可以”

    王徽之的话还没有说完,王羲之忽然瞟了他一眼,凤眼贵气冷淡。

    王玄之挑眉问道“五郎为何不说下去”

    王徽之哼了一声,直接动著用膳。

    这段时日,王羲之对王徽之的态度很冷淡,经常用那种警告的眼神盯着王徽之。这让王徽之心里非常纳闷。十二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绝对不能在这种时候跟王羲之对着干否则,他肯定要被罚

    郗璇愕然,柔声问道“七郎看中了哪座山”

    王献之转头看向她,开口答道“东山。”

    王羲之听了,轻轻一笑,笑声清澈郎朗。

    “这个安石”王羲之笑着摇头。

    郗璇看了眼食案,温柔的说道“粉饼快凉了,先用膳吧”

    王羲之伸手揽着王献之的小肩头,让他坐在身旁,同案而食。

    仆人将另一旁食案上的热粉饼送到王羲之的食案上,给王献之增添了软垫。

    王献之挪了挪屁股,动著用膳。

    在这个时期,但凡是由谷物粉制作而成的食物,都叫做饼。包括煎鸡蛋,也叫作饼。面粉做成的汤饼,被后世称为面条。米粉做成的粉饼,被后世称为米粉、米线。

    此时的米粉,其原料成分为粉英。粉英制作起来极其复杂。需要精选梁米,放到石臼中舂捣碎了,然后将杂质除去。再将米粉齑放到水槽中,加入清水,用木棒捣鼓捶打。其后反复淘洗,直到淘洗的水为清澈状为止。最后将米粉齑放到一口大瓮当中,加入水。春季需要浸泡一个月,夏季需要浸泡二十天,冬季这要浸泡上两个月。

    浸泡够了,便将米粉齑淘洗干净。放到瓷盆当中细细碾磨,加入少量的水搅动,用绢袋将米汁过滤到一口翁里。反复碾磨过滤几次,将米粉碾磨细腻之后,用木棒对翁中的米粉持续击打几个时辰。静置澄清,米粉会沉淀到下面,这时候就将清水倒出来。最后将沉淀的米粉倒出,放在瓷盆中,沿着同一个方向搅动,搅动三百转以上,用绢布封起来。

    封一段时日,揭开绢布,将清水取出来。再用三成绢布贴在粉上,上面铺着草木灰吸收水分。等米粉成块后,揭开绢布,把色泽暗沉的米粉切掉不要,取中间颜色白亮的米粉块,用刀子将它削成条状,然后晒干,再用手大力搓挤成细条。经过如此繁杂的工序做出来的东西,叫做粉英。

    粉英可加工成热粉饼食用,也可碾磨成细腻的粉齑,敷在脸上美妆。

    王玄之脸上敷的粉就是这么来的。

    原先王献之还以为王玄之脸上敷的粉齑是铅粉,没想到竟然是食用粉做成的安全无害

    吃完一碗热米粉,觉得浑身暖暖的。

    王献之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看向王羲之。

    王羲之吃得优雅,不愧是古代贵族培养出来的子弟,连吃饭也如此赏心悦目。

    看了两眼,王献之便收回目光,

    王徽之也吃饱了,漱口擦干净嘴巴后,他开口对王献之说道“七郎,为兄带你回屋”

    王献之摇头,懒得理会王徽之。

    张了张嘴巴,王献之正准备开口问王羲之要钱。

    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从外传来。

    “郎主贵客到”

    王羲之放下著,慢条斯理的擦了擦嘴,气质优雅的问道“会稽王到了”

    “是”仆人喘着气,低头回答王羲之。

    王献之闭起嘴巴,若有所思的看了眼王羲之。

    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