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寇季淡然笑道:“你我皆是明眼人,一直在那些俗礼上纠结,没什么意思。”

    “哈哈哈……寇吏部言之有理。”

    角厮罗爽朗的一笑,表现出了跟他的身形毫不相符的豪爽。

    角厮罗笑着对寇季道:“久闻寇吏部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寇季淡然笑道:“青塘侯谬赞了。”

    角厮罗摇头道:“并不是谬赞,而是事实。以往到我青塘的天使,可不像寇吏部如此随和。”

    据寇季了解,角厮罗说的这倒是实话。

    在青塘混乱的时候,大宋一直是角厮罗想要结交、拉拢的对象。

    所以每次大宋使臣到了青塘,角厮罗都以最谦卑的姿态接待。

    久而久之。

    那些使臣们被惯的有些不像样子,到了青塘以后,就变得十分跋扈。

    他们总觉得青塘是个乡下的地方,对青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青塘就没他们能看上的东西。

    然而。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

    大宋的那些使臣,最喜欢出使的就是青塘这种乡下地方。

    因为出使青塘,对大宋的使臣们而言,是一个美差。

    出使青塘,不似出使西夏、辽国。

    大宋的使臣到了辽国,若是辽皇耶律隆绪足够欣赏使臣,那么使臣就会受到一定的礼遇。

    可若是辽皇耶律隆绪不欣赏使臣,那么使臣在辽国就会寸步难行,还会受到不少刁难。

    大宋使臣到了西夏,西夏之主李德明,表面上十分恭顺,背地里却没少出难题刁难大宋使臣,甚至还频频借着大宋使臣话语中的疏忽,向大宋讨要好处。

    不像是青塘。

    大宋使臣到了青塘,只需要摆足了架子。

    青塘人就会给他们足够的礼遇,以及丰厚的贿赂。

    不仅不会为难他们。

    还会帮他们掩饰一些他们犯下的错。

    在角厮罗没有彻底肃清青塘之前,角厮罗对大宋这个盟友真的十分不错。

    可大宋一直看不上这个盟友。

    一门心思的拉拢西夏。

    甚至为了拉拢西夏,果断的回绝了角厮罗提出的大宋和青塘联手对付西夏的战略。

    最后造成的结局就是,大宋没拉拢到西夏,反而和西夏反目成仇。

    而青塘一步一步的坐大。

    如今已经拥有了和西夏扳手腕,以及威胁大宋的力量。

    寇季不是朝堂上那些只知道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文武大臣。

    他十分清楚大宋如今的处境,也十分了解大宋域外的情况。

    青塘赞普角厮罗,如今肃清了整个青塘,完成了对青塘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他的野心也开始渐渐的暴露了出来。

    他的野心十分大。

    但是他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

    所以他必须仰仗于大宋。

    所以他必须给寇季足够的礼遇。

    所以寇季可以借着这一点,利用一下青塘的力量。

    寇季笑着对角厮罗道:“青塘侯言重了……”

    虽然寇季也看不惯朝堂上那些文武大臣们的德行。

    但他没必要在角厮罗面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角厮罗笑了笑,对寇季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随……我……一起入青塘城……”

    角厮罗似乎对‘我’这个称呼很陌生,所以说到了‘我’的时候,特意停顿了一下。

    寇季瞧了一眼角厮罗那一辆十分华丽的马车,笑道:“那应该是青塘侯的车架,我就不上去了。青塘侯只管在前面引路,我会在后面跟着。”

    角厮罗一愣,笑道:“安子罗说,你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你既然不愿意随我一同乘车。那我就配着你一道骑马?”

    话音落地。

    角厮罗命令侍卫牵过了一匹马,坐上了马背,请寇季一同入城。

    寇季没有再推辞,坐上了马背,随着角厮罗往青塘城内行去。

    路上。

    角厮罗刻意的放慢了速度,陪同在寇季身边,笑着向寇季介绍青塘的风土人情。

    他的汉话不好,却十分健谈。

    他向寇季讲解的青塘的风土人情,远比安子罗给寇季讲解的更全面,更直观。

    若不是他频频向寇季暗示,青塘很穷,青塘很弱,需要大宋大力支持的话,寇季很愿意跟他成为朋友。

    就在角厮罗第四次向寇季暗示,青塘很穷的时候。

    寇季看着路边那些正在向角厮罗施礼的青塘人,笑道:“青塘侯在青塘很得民心啊。”

    角厮罗愣了愣,淡然笑道:“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帮着他们活下去而已。”

    寇季笑着道:“民心向着青塘侯,他们一定愿意帮青塘侯做任何事,青塘侯一定能够带领着他们,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