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斯卢国。

    历史上的斯卢国,在中原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步兼并了辰韩诸邦国。

    等到了隋唐的时候,趁着高句丽衰落,起始于斯卢国的新罗统一了半岛南部。

    后世朝韩人的直系祖先也就从此而来。

    不过,因为刘预的授意。

    这个位面将会再也没有什么斯卢国、辰韩或者新罗了。

    熊熊的烈火燃烧着!

    浓密的黑烟直窜天空。

    一阵阵的哀号惨叫从燃烧的城池内传了出来。

    “阿兄,所有的女人都已经搜寻出来了,该怎么处置?”

    一名穿着汉军将校戎服的鲜卑人向慕容仁说道。

    “不是早已经说了嘛,先带回大营,然后让都督府的人来点数,三七两分。”

    慕容仁一边说着,一边扫视了一眼身后。

    那里聚集着上千名辰韩女人,从七八岁的孩童,到三十左右的妇人,全都是一脸木然的团座在地上。

    其实,这些女子全算是幸运儿。

    因为她们的父兄丈夫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性命,慕容鲜卑对于辰韩人可是毫不留情。

    别说是男人,就连那些上了年纪的女子,稍有病弱就是一个惨死的结局。

    “阿兄,这都督府什么也不干,就白得三成的缴获,是不是太欺负人了?”这名同样出身慕容的部将抱怨道。

    “都督府奉的是天子的命令,将来到了倭岛,咱们也还要归都督府统辖,总不能让我们一家独大吧。”

    慕容仁心情甚好的说道。

    经过这些时日的交战,慕容仁率领的鲜卑人俘获了许多辰韩人,对于大海东面的倭岛了解日深。

    倭岛竟然真的是一个好地方!

    绝对的好地方。

    岛上的倭人、夷人都是一些身高不过五尺的小矮子,凭借重甲大马的鲜卑骑兵,绝对能一个打五个!

    所以,对于将来倭岛的战事,慕容仁已经看成了为自己挣家产。

    不是那种掳掠一把就跑的挣家产,而是作为传之子孙的家业。

    自然要和头是凶险难测。

    但是身后的十万汉军,却是时时刻刻紧盯着他们。

    一旦慕容廆等人不听号令,一场血战绝对是不可避免的。

    各部鲜卑都没有获胜的信心。

    与其和汉军恶战败逃,还不如乖乖听从号令西征了。

    至少,按照刘预的命令行事,各部鲜卑每个月都能领到大量的盐货、布匹和瓷器等赏赐。

    这些东西不仅紧俏的货物,更是草原上生存的必须品。

    更西面的凉州,此时的凉州刺史张寔虽然依旧尊奉江东晋室皇帝,但是州内的一概大小官员,全都已经换成了自己人。

    整个凉州境内,除了大家嘴上喊着忠于晋室之外,所作所为都是割据一方的姿态。

    刘预对于这种情况,也就顺其自然。

    毕竟,凉州刺史张寔想做大晋忠臣,不肯改旗易帜,那他也就不会逼迫的。

    反正,整个凉州上下,除了凉州刺史张寔以外,都已经有了改弦更张的准备。

    只要某个时机一到,刘预随时都能派兵把凉州收入囊中。

    要说最令刘预为难的地方。

    那就是刚刚平定下来的益州。

    原本是天府之国的益州,却是西晋末年大动乱最先开始的地方。

    先是乱军流民,而后又是内部叛乱,随后又是汉军杀入成都。

    十多年的时间内,整个益州的汉人死伤大半。

    而且更糟糕的是,在这期间还大量涌入了氐、羌等各部夷民。

    对于益州的治理,有着极为不利的局面。

    “陛下,荀崧将军到了。”

    一名内侍在门外轻声说道。

    “让他进来!”

    刘预整理一下衣冠,然后缓缓的说道。

    很快,在内侍的引领下,走进来一个身量挺拔,容貌威严的中年人。

    此人正是颍川荀氏的荀崧,曾经率领荀氏部众占据颍阴自保,后来归附刘预。

    作为大名鼎鼎的荀令君荀彧的曾孙,荀崧不仅有家族的名气,个人能力也是极强。

    “臣崧参见陛下!”

    荀崧立刻拜倒。

    “荀卿,不必多礼,平身吧。”刘预说道。

    “你可知道,朕连夜召你,所谓何事?”

    荀崧刚刚起身,就听刘预问道。

    “臣不知,请陛下明示!”荀崧一边说着,一边偷偷打量着刘预。

    这倒不是荀崧不知君前之礼,实在是有些忍不住啊。

    因为,他在进宫之前,自己的族弟荀邃告诉自己。

    这一次入宫,天子可能要让他去牧守一州,作为真正的一方大员施展抱负。

    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可能要迎他十三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