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重生五零巧媳妇最新章节!

    九二年,人参价格跌入谷底,参农都赔了不少钱,全县经济也跟着受影响,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可大部分参农没有退路,还得硬着头皮继续。

    没办法,抚松地处长白山脉,山地多,粮食产量不高,种地实在是不挣钱。参农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继续种植人参。

    参农无路可选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但是之前一窝蜂涌上来的什么乡镇办参场、企业办参场、林场办参场,这时候纷纷往外甩包袱。

    参栽子、人参,带着参土,以极低的价格往外出售,甚至有一年、二年生的参栽子只十几块钱一丈就往外卖的。

    美琳在婆婆的指点下,趁机买下了三四个带着参土和参栽子的场子。

    大概每个场子都得有两三千丈人参栽子,还有数千丈已经松土平整没能栽种的参土。

    这些场子的价钱都十分便宜,平均一个连五万块钱都用不上就买下来了。

    当然,美琳花了二十来万买下这四个场子,心里也是忐忑不已。

    这要是万一人参价格持续走低,别看她这买的便宜,那也很有可能砸在手里。

    相比于美琳的忐忑难安,巧莲却一点儿也不担心,她心里有数,这一波低谷期到九五年往后就会抬头。

    虽然行情再也没有八五、八六年那么好,好歹算是回暖,给参农一条活路。

    转眼到了九三年,刚过了元旦没几天,嘉康接到了上级命令,调他到省农业厅工作,出任副厅一职。

    嘉康在县农业局任职九年,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可以说是为县里农业发展做了不少贡献,提升倒是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嘉康这回没调到市里,竟然是直接调到了省里工作。

    “不错,比你爸强,你爸到退休也就在县经济局了,你看你才多大?四十八就进了省里,好。”

    当巧莲知道儿子又晋升的时候,高兴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嘉康这些年也是不容易,年轻没赶上好时候,耽误了发展。

    不成想这人到中年了,却是一路顺遂,不到五十进了省厅,挺好了,真的不错。

    “通知你什么时候去省里上班了么?你去上班,美琳是不是也得跟着搬过去啊?

    你俩得琢磨着在省城买套房子啊,不然住哪里?”

    巧莲觉得,儿子都快五十了,现在才调到省里,估计顶天也就是能升个正厅就到头了,想进首都是不可能。

    那样的话,还是应该在省城买套房子,最起码要安家落户啊。

    现在省城的房子便宜着呢,赶紧买不用花多少钱,等着再过些时候,房子贵了买可就不划算了。

    “妈,嘉康应该是年后去省里,今年过年早,一月二十二号除夕,他这边还有不少工作要交接呢。

    我跟嘉康商议了,他先过去报到工作,暂时先住在单位宿舍里,吃食堂。

    我暂时不跟着过去了,这边事情太多,等着我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再搬过去陪他。”不等嘉康开口,美琳先说话了。

    嘉康能调到省里去,美琳既意外又高兴,同时也有点儿犯愁。

    抚松这边,美琳铺的摊子太大了,公司、加工厂、参场,这些都离不开美琳。

    再者,公婆年纪不小了,钟爷爷钟奶奶岁数更大,身边总要有个人照应才行,哪能留四位老人在这边啊?美琳哪能放心?

    嘉康下班先去找的美琳,俩人商议过,决定嘉康年后先去省里报到任职。

    美琳暂时先不过去,留下来照顾公婆和爷爷奶奶,顺道处理这边的事情。

    等着这边的事情安顿妥当了,她冬天去省里,春夏秋回来忙这边。

    反正家里俩孩子已经都出去念了,雪晴和铭昕都在首都,这俩一个在医科大,一个在中医药大学。

    俩人都是本硕博八年连读,雪晴还差两年,铭昕还差五年毕业呢。

    孩子们都大了,不用她费心,眼下最要紧的,是顾着老人。

    “嗯,妈,这事儿我跟美琳商议了,暂时她先不过去,一个是我那边没安顿妥当,二是这边也得处理一下。

    爸、妈,这边是我们的根,美琳的公司、厂子都在这边,您二老在,咱家的药厂也在,这边是怎么也扔不下的。

    就只能美琳受累了,两头跑吧。”

    嘉康其实不太想去省里,他宁可不升职,就这么窝在县城其实也挺好,最起码可以陪着爸妈,可以帮衬媳妇一把。

    可上级的任命已经下来了,他总不能拒绝吧?没办法,那就只能他一个人先过去,等着这边都安顿妥当了再说。

    嘉康两口子的顾虑,曲维扬和巧莲自然明白,儿子儿媳妇都是为了他们好。

    “可你们两口子总不能一直两地吧?这样不行的。

    琳子,其实你不用留下来也没事儿,我和你爸身子骨都硬朗着呢,咱家还有保姆,你就放心跟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