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重生五零巧媳妇最新章节!

    八四年九月末,上级下来文件,撤销大营乡,分别设立仙人桥镇和西岗乡。

    万良、东岗、漫江、北岗、兴参、新屯子乡改为镇的建制。

    乡改镇,其实就是个名字变化,其他一切不变。

    可是这大营乡撤销,竟然改成了仙人桥镇和西岗乡,这个变化不小,大营的人都有点儿接受不了。

    仙人桥有火车站又是浑江往抚松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

    再者这些年仙人桥发展的比较好,人口比大营多,前两年医院挪下来了,中学也越来越好,仙人桥设立镇,也是理所当然。

    而大营缺少这些有利条件,只凭着农业发展,哪里能比得上仙人桥?

    这几年大营不少人都搬了出来,像张家韩家都往县里搬,还有的人搬到外地去了,原本红极一时的大营乡,渐渐没落。

    此次的撤乡变村,也是不小的打击,更多的人都在琢磨着往外搬了。

    “大哥,二哥,我之前就劝你们在县城里买房子搬出来,你们就是不听。

    你看现在,大营乡撤了,现在成了大营村,还有什么发展啊?

    再说家里孩子基本上也都不在大营了,你们还留在这边干什么?”

    周末没事的时候,曲维扬开车拉着巧莲和嘉俊还有俩孩子,回大营去转转,巧莲见了陈民生就劝。

    陈民生摇头叹气,“二妹妹,不是我们不想搬,可你说我们搬去县里能干啥?

    我这种了一辈子地,除了种地我啥也不会啊。

    我和你大嫂都没工作,进城了什么也干不了,各处还都是花销,那不就是啃老本儿么?”

    “我们跟你家不一样,你们两口子都上班,往后有退休,住城里更自在些。

    我们不行,没工作没退休金,你说光指着咱爹咱娘留下来的钱,顶多闺女儿子能给点儿,哪够花啊?

    我们在乡下住着,种点儿地种点儿菜园子,一年吃的基本上不用出去买了。

    我跟你大嫂都岁数大了没什么负担,花销也轻,在这边能过得不错。”

    陈民生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像他们这样没工作没退休的人,在城里生活很难。

    还不如留下乡下,自家种点儿粮种点儿菜,再养点儿鸡鸭鹅的,自给自足日子也过得不错,何苦来非得进城啊?

    “如今不是以前了,乡下日子也不差,你看这不是也有电灯有电视么?

    啥都不耽误,住的还舒心,我啊,就在大营不出去了。”陈民生笑呵呵的说道。

    “哥,你这话说的可不对,住城里也不一定非得有工资有退休啊。

    咱可以整个什么小买卖,哪怕开个小卖店呢,挣的钱也够你们两口子花销的了。

    何苦来非得在村子里种地吃苦啊?”巧莲还是觉得应该搬出来。

    如今也不是以前什么都不让干,现在只要有脑子,干啥都比种地挣的多。

    “都进城做买卖,那地谁种啊?不管啥时候,地也是根本。

    这事儿你就别费心了,我现在还能动弹,还有万福林红帮衬着,在乡下种种地养养鸡也挺好,日子舒心自在,就不去城里挤了。

    说实话,别看你家那院子大,我也瞅着不如家里舒心。”陈民生这倔劲儿上来了,不管巧莲怎么劝,他就是不听。

    “那你们就算眼下不去城里,也该买套房子吧?

    现在买房还便宜,等着再过几年肯定贵,买了放在那儿,就像我大姐大姐夫他们那样,春夏秋回来种地干活,冬天进城里休息不也挺好么?

    再过几年,城里都盖楼了,住取暖楼冬天也舒服啊。”巧莲不死心还想劝。

    “嗯,这事儿万福说过了,他倒是打算在县城里买套房子。

    永新不是说等着念完打算回来接管养殖场么?到时候肯定得在咱当地娶媳妇。

    万福跟我商议了,要在城里买一套大点儿的院子,给永新结婚用,往后万福两口子老了,少不得搬过去跟永新一块儿住。”

    陈民生虽然不爱进城住,却不会拦着儿子买房,在他看来,县城买房是对的,将来肯定用得上。

    巧莲听见陈民生这么说,心里倒是舒坦点儿了。

    这才对嘛,就应该提前打算,不然等以后县城里房价也涨起来,就他们手里那十几万能够干嘛用啊?

    “二哥,你也得跟万祺说,让他早点儿进城买房子。

    他家永昌永庆都不小了,永昌比我们家雪晴还大呢,过几年不得娶媳妇啊?”

    巧莲觉得她就是个操心的命,自家孩子要惦记着,还得想着娘家这些侄儿侄孙们。

    陈家这些晚辈里面,数着万福家那三个孩子念好。

    永成已经毕业了留在医科大当医生,永新考了兽医专业,永梅明年高考,应该也能考个差不多的学校。

    万禄家那几个就不如万福家的了,老大永慧高中毕业没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