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太子太傅,废太子胤礽的老师。但是康熙太子之废,更像是时运不济c命途多舛,与他本人的素质关系不大,更怪不上老师。同治却是在登基掌权之后,把自己活活作死的。翁同龢二十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今日,终于弥补了这份不甘。

    载湉眼眶一热,拍拍他的肩膀,把他交到载澍手里,一言不发地大步离去。

    意大利退兵,慈禧虽然有心玩弄春秋笔法,指示礼部在通行天下的公文上,将圣母皇太后的名号置于皇帝之前。但是现今社会,早不是官府一张文稿就可以一手遮天,钳制舆论的时候了。

    第二日清晨,挑着扁担c挑子出门赶早集做生意的民众惊讶地发现,消失大半个月不见的浙江进步学生会又出现了,一丈见方的报纸上面写满蝇头小楷,详细论述了这次中意外交的全过程。清晰完整,就像作者就在谈判桌旁看着一样。

    虽然天亮以后,官府很快就派人揭走了报纸,但还是有不下数千民众抢先一步观看了。官方遮遮掩掩的态度更是助长了人们的好奇心。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更是为这段事例增添了无数传奇色彩。不到一日功夫,茶馆里的说书先生c走街串巷的买卖人口中,就流传出七八个版本的孚贝勒勇退意大利公使的故事。说的是口若悬河,听的是热血沸腾。百姓们一想,皇上太神秘,但是孚贝勒常在街面儿上活动的呀,那会子我还见过他在云酥堂登台串戏呢!载澍猛然间成了风靡京城的焦点人物,出个门主动给他牵马的,找他要签名的,买了东西死活不收他钱的人比比皆是,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如果说京城百姓碍于官府管辖,只能搞搞个人崇拜,不敢上升到政治层面的话。天高皇帝远的上海c广州c浙江一带就没有这样的顾及了。那些新派的报纸c画刊c杂志纷纷登出各种澄清言论,嘲讽太后甩锅在前摘桃子在后的举动,有的甚至刊出嘲讽漫画,一个丑态毕露的旗装老女人抢过年轻女郎的水晶发卡往头上插:“还是我戴着好看”。

    这些东西流传进京城,颐和园换了一大波瓷器摆设,还传了两回太医,又发下严令命各地总督搜捕对太后不敬的“违逆分子”。然而清廷对地方的控制早就不如以往,那些报纸刊物要么就是暗藏地下作者匿名,要么就有洋人的股份做靠山。各地总督不过虚应故事,随便从牢里提了两个死刑犯交上去了事。

    太后知道,亦是只得睁只眼闭之眼。

    若桐听了不由在心里大笑三声,痛快之余亦是嘴角抽搐地看看旁边的小皇帝:“道理我都懂,可为什么是年轻女郎?”

    那天凌晨载湉从总理衙门回来,把她摇醒了,一个劲儿地拖着她的手说:“爱妃,老师夸朕了!老师说朕比皇兄强!”

    看他眼睛都红了,激动得在屋里团团转,若桐又是想哭又是好笑:“跟他比干什么?不说比唐宗宋祖,至少在这个几十年里,您一定是爱新觉罗全族最棒的人。”

    小皇帝被夸得脸蛋红扑扑的,扑上来笑得一脸不怀好意:“最棒的人有没有资格饱餐一顿呢?”

    “哦?您想吃什么,我让小厨房准备。”

    “吃馒头,还有樱桃。”

    “这是什么吃法?”若桐愣了半天,看到对方脸上暧昧的笑容,忽然恍然大悟,被这狂飙的车速臊红了脸。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她真的发现光绪整个人从内到外都不一样了。也许是对外的成就给予了他极大的自信,也许是师长迟来的认可弥补了他少年最深的遗憾,总之三门湾事件之后,他身上那些怯懦的c阴郁的c惆怅的气息全部一扫而空,开始真正像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样散发出勇敢活泼c自信飞扬的神采。每天致力于在朝堂上跟朝臣斗智斗勇,以及在宫里各种撩拨若桐,花式惹她生气或是哄她开心。

    历史的巨轮在不经意间转了个弯,虽然微小,但是得益于其无尽的航程,这一点微小的改变,注定酿成未来天翻地覆的结果。

    龙腾小说免费小说阅读_www.ltxs.m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