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钻又不受管制的王妃亲妹妹。

    但武青林这么说了,他也不便反驳,只是有些迟疑:“武参将的伤势不轻,现在还没完全稳定下来。侯爷不放心想接他回京养伤这样也好,毕竟京城里有太医可以照拂,相对的好药也多些,可侯爷家中急事您可以先走,武参将的话……不如让他多留些时日,等伤势稳定了本帅再派人护送他回去,这样也可免于颠簸,稳妥些。”

    他这是一番好意,武青林却是想也不想的拒绝:“不用了,省得来回麻烦,还是本侯直接带他回去吧,多谢郑将军好意。不过我二弟现在有军职在身,他要离开军中不能擅自行动,本侯此来是想求郑将军替他写封信说明一下情况,本侯好带回吏部去给朝廷交代。”

    他把话说的很客气,而实际上从这趟他来了元洲城之后郑修就觉得他的态度明里暗里都很有些疏离了。

    “这个自然没有问题。”他颔首,见武青林的去意已决,这便转到案后去提笔写了一封交予吏部说明情况的信函,只是给吏部替武青钰告假的,而不是写给兵部请求将他调离军中的。

    武青林把信接过去收好。

    龚明喆从旁盯着他默默地看了许久。

    武青林曾经和他在一起共事数年,对武青林这个人龚明喆自认为是比郑修更了解的,所以他是比郑修更加敏锐的知道武青林这次过来之后的态度很冷淡,甚至于……

    也还隐约的带了些不满和怒气的。

    等武青林把信件收好,他便定了定神走上前来:“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启程,武二弟身上带伤,稳妥起见我再安排些人手护送吧。”

    “这就不用了,我带过来的人手够用了。”武青林拒绝,说着就又沉吟了一声,再次正色看向了郑修,“郑将军,我二弟此次回京之后应该是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军中他的职缺您莫要留着,尽快找可信之人补上吧。现在时机比较敏感,兵部那边暂时也不用您出面替他说明此事,以后等他的伤养好了,本侯和他都会自行上书请求朝廷的调令。”

    如果说前面他就只是态度比较客气冷淡的话,那么这番话出口,就明显是要和他郑修划清界限的意思了。

    郑修眉心一跳,不由的倒抽一口凉气,不禁就有些急了,上前两步道:“侯爷这是何意?武参将的军衔是朝廷所授,这几年他在军中办事也一向稳妥,而且郑某也并非容不得人的人……如果是因为这一次的事故,那只是意外……”

    “偶尔一次确实可以用意外解释,但如果以后这样的事发生的次数多了,那便不好说了。”武青林直接抬手打断他的话,语气公事公办,虽然依旧是客气的,言辞之间却都透着话里有话,“总归郑将军的为人本侯是信得过的,也很珍惜与您同朝为臣的这段缘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武家今日急流勇退才是对咱们彼此双方都最为有利的局面。此事上面,我意已决,将军也不必再劝说。另外,本侯素来敬重郑将军的为人,所以有些话以前觉得其实是无需当面言明的,但是最近斟酌良久,又觉得还是当面说开的好……三年前本侯回京服丧,郑将军来元洲城担当大任,我武家上下并无半分怨言,也没有对您存过一分一毫的戒心,这一点上,请您相信武某的人品和诚意。另外今年年初本侯除服归朝,确实有上奏朝廷请求陛下安排差事的,那也仅仅是做了身为臣子的本分,不想一直赋闲在家空享俸禄,当时我确实上过折子,但那折子就只是例行公事,绝非是冲着您和这元洲城的兵权来的。”

    郑修听他义正辞严这一番解释,脸上的表情已经整个僵在那里,冰冻凝固了一般。

    随后,他才压抑住愤怒,连忙解释:“侯爷这其中是不是对郑某有所误会?您说没有和本帅争权之心,本帅又岂是那种蝇营狗苟之辈?年底小女回京过年本帅就有让她带过一道请辞的折子进京面圣的。说实话,在郑某心中,你们定远侯府驻守南境才是最佳的选择,无论从作战经验还是在军民之中的威望口碑上……”

    他这么一说,武青林就笑了。

    “虽然郑将军过谦,我武家也没有在军中称霸的野心和能力,但确实……您说的请辞的折子本侯并不曾听闻过。”他说,语气明显的揶揄:“但也许是陛下太过看重郑将军了,所以直接就将您的折子驳回,并且不曾在朝廷上露面吧。”

    郑兰衿虽然也是有军职的,但是以她的品阶,除非是公开上朝这样的场合,否则她是没资格从私底下直接面见萧昀的。

    那封折子如果真的要送到萧昀面前,只有两条路——

    一是郑兰衿趁着年前没有罢朝之前带着折子去上朝,并且于文武百官面前当众奏请;二是她将折子递交兵部或者吏部,由这两部官员逐层审核,并且最后和别的地方上上来的折子一起送去给萧昀过目。

    无论是走的哪种渠道,这件事都应该是满朝皆知的。

    武青林现在却说他根本不知道有这封奏章的存在?

    他当然不会撒这种一下子就能被戳穿的谎。

    所以郑修肯定,他确实应该是真的没见过那封奏章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