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因遵化卫也好,其他卫所也罢,总得有一个起到带头作用的。

    有了一个带头的,剩下的卫所士卒们就不会有太大的抵触心理,或者说有,但是也会老老实实的执行军令。

    否则的话,光是这些家伙们没事儿就写个血书请愿什么的,就能让五军都督府头疼到死,最后还是自己这个皇帝跟着头疼。

    毕竟遵化卫已经这么干过了,还通过监军太监让这事儿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

    看着台下士卒黯然的神,崇祯皇帝也是心中一软,但是想到慈不掌兵,便又将这一份不忍之心给藏了起来。

    再次咳了一声,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知道你们不愿意放下刀剑,也知道你们愿意留在军中!

    可是去了辽东屯垦,谁说你们就不再是大明的军人了?你们的战场,只不过是从操刀子砍人,变成了耕种!”

    操刀子砍人这句话从崇祯皇帝的嘴里说出来,立即就引得台下的士卒们哄然大笑。

    像这种率性的皇帝,简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如今可算是见识了,果然,皇帝还是那个皇帝,还是那个在战场上面高叫阿黄休走的那个皇帝。

    崇祯皇帝则是微微一笑,对于台下士卒们的哄笑不以为意,抬了抬手之后,台下再一次变得落针可闻。

    对于遵化卫士卒们的表现,崇祯皇帝表示很满意:“辽东是什么地方?原本就是我大明的!奴尔干都司是什么地方?那里原本也是我大明的!

    可是现在呢?辽东也好,奴尔干都司也罢,还有多少我大明百姓在那里耕种?答案是没有!为什么?为什么百姓们不愿意去辽东?”

    看着台下士卒们若有所思的样子,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因为他们怕!他们怕再一次出现建奴!他们怕再一次被人屠杀!”

    喘了口气,等台下的士卒们有时间消化了自己话里的意思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高声道:“所以,朕来了!

    朕知道你们不想去辽东,可是你们不去,百姓们愿意去么?敢去么?

    只有你们去了辽东屯垦,百姓们才敢去辽东,辽东才能再一次重现万历以前的盛况!

    还有,你们去了辽东,一样要训练,一样要准备着时刻上战场!因为奴尔干都司以北还没有彻底平定!”

    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大部分的士卒心里已经明白过味儿来了奴尔干都司以北是个什么情况?

    奴尔干都司的北边本身就已经处于极北之地了,再往北还有什么?谁也不知道。

    但是江湖传言,一小波建奴在新的奴酋多尔衮的带领下跑到了奴尔干都司,与原本的察哈尔部,现在的大明侯爷夏额哲在互怼了几次之后又再次北上。

    那么皇帝陛下话里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打算穷搜索天下也要把最后剩下的那点儿建奴给彻底弄死。

    顺便再把奴尔干都司往北的地盘收归大明所在。

    正在思索间,崇祯皇帝又朗声道:“朕,不想一纸调令就把你们直接派往辽东然后不管不问,在朕的心里,你们就是朕的同袍!

    所以朕今天来了!朕来,就是告诉你们,让你们去辽东,责任依然很重!战争,也从未平息!”

    “杀!杀!杀!”

    抬了抬手,止住了台下士卒们的喊杀声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告诉朕,当兵是为了什么?”

    “保家卫国!”

    “那么应该怎么样当一个好兵?”

    “忠于陛下!忠于大明!”

    崇祯皇帝终于满意的笑了,自己从穿越之初怒怼了阿黄一波之后搞出来的监军下到百户所这种制度,终于体现了它应有的威力。

    当然,感谢天朝,感谢政委,感谢政委下到连制度,感谢和。

    从点校台上走了下来,崇祯皇帝直接就向着列队的士卒们走去。

    走到第一个士卒向前,望着这个年近五十,按照大明的标准已经能算是个老人的老卒身前,崇祯皇帝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问道:“现在告诉朕,你愿意去辽东替朕守边么?”

    “愿为陛下效死!”

    崇祯皇帝得到的,只有这六个字,但是这一个老兵的回答,带起了其他士卒们一起高呼,最后只有六个字在校场上回荡。

    愿为陛下效死!

    离开了遵化卫的崇祯皇帝一路上笑的都很开心。

    在士卒们高喊出愿为陛下效死这六个字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无比确信,自己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任性去浪。

    虽然之前通过厂卫的几个渠道已经可以确认这一点,但是真正的看到卫所士卒们的表现,跟厂卫纸面上汇报上来的消息,那能一样么?

    就在崇祯皇帝从遵化返回京城的时候,从京城开始,整个大明都被一条消息搞的精神紧张起来。

    当然,不是哪里打仗打输了,也不是建奴打算反攻倒算,而是辽东那里发现了一座金矿!

    据江湖传言,现在辽东很多抓捕建奴和毛奴的家伙们已经打算转行去淘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