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时候,因此祖大寿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长伯可带了吃食?”

    一句话险些让吴三桂的眼泪落下来。

    铁打的汉子能问出这么一句话来,由此可见已经被饿成了什么样子!

    如果说祖大寿和吴三桂相见之时,还显得亲热,等到祖大寿见到了同样随军来此的孙承宗时,那就只能说是恨不得孙承宗去死了。

    哪怕是原来再怎么尊敬孙承宗,再怎么感激也是没有用。

    本来这建奴的日子就是一天不如一天,慢慢来总能怼死建奴,就是孙承宗这老东西,总想着给建奴来个狠的。

    这下子建奴被搞成什么样儿还不清楚,但是自己的弟弟祖大乐可是先折进去了,一同被俘的还有个死太监安公公——那死太监非得要上阵冲杀,结果就被俘了,更不用提还有战场的那些大小诸将还有两千余骑兵了。

    这事儿怎么向皇帝陛下交待还不知道呢。

    孙承宗看着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祖大寿,唯有苦笑以对。

    这一回可以说是玩脱了,不光是自己,还有崇祯皇帝——修筑大凌河城以阴建奴的计划可是被崇祯皇帝首肯了的,否则的话五军都督府敢通过这种胆大包天的计划?

    只是结果不太妙,大家一起玩脱了。

    孙承宗太过于高估了祖大寿所部的战力,而崇祯皇帝则是高估了大明朝各支军队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

    可是这事儿能说皇帝玩脱了么?肯定是不行的,这个锅只能孙承宗自己背起来。

    目前的大凌河城里,除去了山海关方向必须留下的守备军队之外,剩下的凡是跟辽东有关系的军队,基本上都已经集中到了这里。

    吴襄所部的关宁军加上祖大寿和何可纲手里的关宁军,基本上就是整个关宁军的家底了。

    而曹文诏所部的山海关方向的军队,基本上就是孙承宗在不影响山海关城防的情况下所能带出来的所有军队了。

    另外还有毛文龙所部的东江镇的骑兵,还有大明的孝子朝鲜所派出的协从骑兵,也在向着大凌河方向集结,带队的就是孔有德。

    至于毛文龙自己,则是随时在准备着给建奴找找乐子。

    唯一跟辽东有关系却不在大凌河城的就是完颜宏了。

    完颜宏虽然说也算是大明的一份子,可是人家从来就没把五军都督府当回事儿,人家是皇帝家的自己人,跟那些受皇帝管同时还要受着五军都督府管着的大头兵就不是一回事儿。

    孙承宗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想要完颜宏协同作战,一起去找建奴的麻烦,那没问题,但是自己想要指挥完颜宏所部,这事儿不用想,没戏。

    就像是现在的情况一下,其实的各路军队都先来大凌河城里面跟自己商量下一步的棋该怎么走,而完颜宏干脆自己带着人咬着黄台吉的屁股追了下去。

    偏偏孙承宗又无可奈何,这官司打到崇祯皇帝那儿也没有鸟用。

    孙承宗心里怎么想,祖大寿并不关心。

    祖大寿关心的是自己和手下的两万多兄弟们终于不用饿肚子了,顺便再恨一恨孙承宗。

    结果就是孙承宗也头疼。

    整个大凌河城里面的形势很复杂。

    祖大寿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但是现在估计在暗恨自己。

    毛文龙所部和曹文诏所部能听话,吴襄所部肯定是向着祖大寿的。

    就这些乱七八糟的军队弄到一起,换成崇祯皇帝来了肯定没问题,没有谁敢跳,自己要想指挥着这么一群人去怼黄台吉,估计有点儿难度——关键是最开始的时候是打算崇祯皇帝也来的!

    想了半天,孙承宗发现自己的脑袋还是隐隐作痛。

    揉了揉眉头之后,孙承宗才开口道:“诸位,如今的情势,大家也大概都知晓一些,先说说各自的看法吧。”

    祖大寿正端着个碗大口的喝着粥,闻言便放下碗道:“没啥好说的,末将的弟弟还在建奴的手里,怎么着也得救回来。”

    孙承宗点点头,开口道:“能不能救回来,本官也无法保证,只能说尽力而为之。”

    祖大寿哼哼了两声,却没有说话。

    现在这种情况,让孙承宗保证一定把祖大乐给救回来,明显也是不现实的事儿,能尽力去救已经不错了。

    吴襄却开口道:“大哥放心,大乐兄弟吉人天相,一定没事儿的。”

    祖大乐确实没事儿,起码现在没有什么事儿。

    黄台吉纵然是福寿膏抽的有点儿多,却也清楚祖大乐在自己的手中就是一张底牌,祖大寿不管是什么事儿都得小心些。

    如此一来,祖大乐的安全就有了些保障。

    至于姓安的那个死太监,黄台吉则是恨的牙根痒痒却又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劝他投降,他不理会,反而要求自己送几个娘们儿过去给祖大乐玩玩,比如自己的小老婆。

    可是要直接杀了他,却又显得浪费了些。

    一时之间,黄台吉也是颇感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