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在,接下来他就不用做出决定了,因为怒风营的主官王蟠亲自过来了,坚决而礼数十足的将这件事情的交涉给接手过去。

    到了这一步,周淮安也中算是松了一口气,对着再度跑得脸色有些虚脱的小七,做出某种赞许和感谢的表情来,果然平时时不时的一点市恩,在关键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接下来,继续审讯和甄别奸细的事情总算是与他无关了,但是作为代价就是他必须在今后几天内,继续为附近的义军甄别和挑选待赈饥民当中的各色人等;也不仅限于手艺人了,范围也扩大到了另外几处赈济的粥场当中。

    对于这个结果,周淮安也只能用一个不那么糟糕的发展,取代最坏的那个变化来安慰自己了;而在昏色渐染的回营路上,将头王蟠还是忍不住开口了。

    “看不出和尚你还有辨人识奸细的能耐啊”

    “这是实在各天大的误会啊”

    周淮安只能故作无奈和略带抱怨的叫屈道。

    “早年曾随师长行游过许多地方,也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等”

    “更在劝募时于百行诸业有所接触,算是有点见历和眼色而已,”

    “那些分辨人物的把戏,也不过是类比是医者和卜人的‘望闻问切’手段而已。。”

    “至于奸细什么,又有不是我的能耐看出来的。。”

    “那明明是误打误撞让义军碰上的。。与我又有何干。。”

    “俺明白了。。”

    王蟠微微点头,姑且算是接受了他的这个解释。

    “不过,日后你要是觉得觉得有什么想头和作为。。”

    “也不要藏着掖着忌讳什么,让俺闹个措手不及好了。。”

    “是。。”

    周淮安也只能继续放低姿态。

    “多谢将头用心周全了。。”

    “明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借助。。”

    王蟠略有些满意的摆摆手。

    “赶紧回营歇息去吧。。。”

    然后,周淮安就得到了一匹换下来驴子代步,由跟班小七牵着先行一步走回去了。

    “咬子你这事情做的差了。。”

    回过头来,停在半路的将头王蟠,却是冷着脸叫住了队官成大咬。

    “你觉得这和尚再怎么不对劲,也是我怒风营名下做事的人。。”

    “怎么会轮到外人来盘查和置拙呢。。”

    “这是嫌我没有辨人识人的本事,还是觉得营里的麻烦不够多呢。”

    “明明是与我们有益的事情,现在却不得不与别人分沾了。。”

    “眼下之际,我也不想要多说什么了,只望你能回头好好想想怎么弥合吧。。”

    “咬子还是不得劲啊,还好让我赶上了。。”m.woquge.

    “多积舟舶以海路为凭,兴兵北可略闽地、两浙,西可进安南、黔中地。。”

    聚在帐下的诸多将属也是行装不一,有带盔穿甲的,也有戎服纱帽的,亦有做官服打扮的,还有璞头长衫的常装,富家翁式的锦袍套在身上,更有多种胡乱混搭在一起的风格,他们就这么松散、闲跨的汲汲站了一堂。

    但在他这种无形的气场和威势的影响下,作为他的诸多属下和部将,无论是生的清奇俊秀还是长相威猛雄壮,或又是英凛矫健,或又是鹰视狼顾,或又是沧然老成,稳重沉厚;只要和他站在一起,都不免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最好衬托或是花配绿叶一般的背景。

    “黄王。。。”

    最后,还是一名新晋的将官打破了这片持久难耐的静默。

    “都说多少次,莫叫黄王之号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黄巢,骤然转过身来打断他道。

    “某家起兵不为王侯之尊,乃为无数走投无路的黎庶应时请命。。”

    “是为称某(冲天)大将军或是(百万义军)都统即可。。”

    “是,大将军”

    这名年轻的将领有些汗颜的道。

    “话说。。”

    黄巢继续询声到。

    “三门内外的榜告之下,依旧寡有士人、学子来投么,”

    “目前只有聊聊不过十余之数,”

    年轻将领小心谨慎的应道。

    “而通过乡举的就一个,还是个半老塾师了。。”

    “实在有些不堪所用,更别说分到各部所属了”

    这个明显还在意料中的结果,却让这位义军之主不由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感觉上甚至比在大庾岭遇上官军的围追堵截下,屡战屡败而麾下各部相继溃灭、离去或是降敌,还要更加让他忧心的情形。

    因为,在义军之中并不缺乏轻生忘死敢于拼命的勇士所属,也不乏慨然赴死舍生取义的豪杰之流,更少不了于战阵脱颖而出的年轻后进;但是却唯独在事务和文治方面,奇缺各种撰写文牍、经营钱粮、整理庶务的应时人才,以至于他的大将军府名下空有大把的佐僚、属官的名头,却没有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