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次日午时,花虎带着几名衙役,在县衙们更换鸣冤鼓。引来了一群围观的百姓,一名上了年纪的老人好奇地问:“主簿大人,你们这是在作甚?”

    花虎随口说道:“使君说门口的鸣冤鼓太破旧了,百姓有什么冤屈要敲鼓,没准一下就把鼓敲破了,所以便让我带人换一面新的,好方便大家敲鼓鸣冤。”他的话音刚落,顿时引起了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这时,一支有五辆马车组成的车队,正沿着街道缓缓驶来。见县衙门口围了一群人,坐在头辆马车上的一名中年人,连忙吩咐车夫:“把车停下。”

    花虎的眼尖,看到了停在附近的车队,从对方的排场来看,应该是有来头的人,他赶紧拨开挡在面前的百姓,快步朝车队走过去。

    没等他走近车队,车上的中年人已抢先下了车,向他深施一礼,态度恭谨地说:“这位官爷,在下有礼了。”

    花虎连忙还礼,礼貌地问:“不知先生来自何处,到涉国县有何贵干?”

    中年人回答道:“在下颍川荀攸,乃是前来投奔我家叔父荀彧的,不知他可在县衙?”

    听说对方是荀彧的侄儿,花虎不禁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面前这人看起来年纪要比荀彧大得多。他看了一眼停在路边的几辆马车,笑着说道:“原来是荀县丞的家眷啊,失敬,失敬。不过此刻县丞不在衙中,先生不如到县衙稍坐,在下立即派人去请荀县丞回来。”

    荀攸原本听说荀彧不在县衙,脸上还满是失望之色,但听了花虎后面的话,顿时感激地说:“有劳官爷了!”

    花虎侧身做了个请的姿势,客气地说:“先生请随我来!”

    “官爷请稍候,我要先向我家婶婶禀告一声。”荀攸向花虎告了一声罪,走到后面的一辆马车旁,低声对车里的人说了几句后,才重新走回花虎的身边。

    花虎带着荀攸返回县衙,进门时他叫过一名衙役,吩咐对方说:“你速速前往军营,寻荀县丞回来。”m.22ff.

    听说荀攸也是来辅佐韩湛的,花虎的心里不免感到了失落,因为这样一来,他想当县丞甚至县令的希望,就彻底破灭了。就在他灰心失望时,忽然听到荀攸又在问:“官爷,不知你对这位涉国令的印象如何?”

    花虎听荀攸这么一问,猛地想起荀家和韩湛是亲戚,连忙坐直身体说道:“涉国县虽然年方十七,不过胆识、见识过人,若有先生这样额的能人相助,早晚会一鸣惊人的。”

    正当两人在闲聊时,韩湛带着补丁从外面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他是想过来问花虎,门口的鸣冤鼓有没有安置妥当。一进门,便见一名中年文士与花虎隔桌而坐,他以为是花虎的朋友,到这里来串门的,便冲对方拱拱手,问花虎:“花主簿,门口的鸣冤鼓安放妥当没有?”

    花虎连忙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回使君的话,鸣冤鼓已安放妥当。”见韩湛点点头,就准备往外走,连忙叫住他,指着坐在一旁的荀攸说:“使君,这位是荀县丞的侄子,颍川荀攸荀公达。”

    “荀攸荀公达?”一听到这个名字,韩湛不禁心中狂喜,看来荀彧的书信还真有效果,居然真的把荀攸招来的,但不知道郭嘉有没有一起跟过来。他连忙朝荀攸躬身行了一个礼:“小弟不知公达表兄来此,刚刚多有失礼,请勿见怪!”

    荀攸哪里还坐得住,连忙起身还礼:“见过使君!”

    韩湛不能直接问对方,郭嘉有没有跟你一起来涉国县,只能先问别的事情:“公达表兄,不知家眷如今在何处?”

    “回使君的话,荀先生的家眷此刻尚在府外。”花虎抢先回答说:“请使君和荀先生稍候,我这就去将荀家的家眷请进来。”

    花虎离开没多久,县衙外就涌进来男男女女十几个人。韩湛看到两名美妇在几名丫鬟的簇拥下,正朝自己这边款款走来。他估计来的应该是荀彧和荀攸两人的夫人,连忙上前迎接。见一名穿着官服的少年朝自己走来,那两名美妇停住了脚步,心里在琢磨,这莫非就是新任的涉国县令?m.woqugeco m

    韩湛走到了两名美妇面前,目光快速地从两人的脸上扫过,便躬身朝年长的行礼:“外甥韩湛,见过舅母!”

    随后,又朝年轻的美妇行了一礼:“韩湛见过嫂嫂!”

    韩湛的话一出口,两名美妇顿时满脸通红,对视一眼后,居然用袍袖挡住脸窃笑起来。跟着她们身后的丫鬟、家丁也是满脸憋笑。

    正当韩湛不知什么地方出现差池时,只听身后的荀攸悠悠说道:“使君搞错了。年长的是你的嫂嫂,而年轻的才是你的舅母。”

    韩湛听荀攸这么一说,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乌龙,荀攸比自己的叔叔荀彧大六岁,他夫人的年龄自然也比荀彧夫人的年龄大,而自己却傻乎乎地把年长的荀攸夫人当成舅母,而将真正的舅母当成了嫂嫂。

    他重重地咳嗽一声,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吩咐站在一旁强忍着笑意的补丁:“补丁,立即把荀县丞的家眷,带到后院去安置妥当。明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