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3

    资金足够了,龙新亭在上海南京路购买了一所大房子装修成药房。这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花园弄。1854年延筑至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延伸至西藏路。186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正式定名为南京路。20世纪初,沿路陆续开有英资福利公司惠罗公司泰兴公司汇司公司,合称为前四大公司或老四大公司;而侨资开设的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则合称后四大公司。此外还有协大祥老介福亨达利恒源祥张小泉等专业特色店铺。1905年犹太富商哈同在南京路铺硬木路面,道路两侧地产一半属于他。1908年初通行有轨电车。这条路成为上海最繁华的街路

    龙新亭给药房定名“新亭大药房”,第一样主销产品就是自己配制的清脑液。他为这种主要用中药配制的药水起了个洋名字“贝恩清脑液”。现在人们都崇洋媚外,起个洋名字更好销。他又设计了造型别致的药水瓶,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药瓶正面标签上注明:这是美国著名药学博士贝恩新研制的特效药,疗效显著,百试百灵;下面又印上条诱人的口号:建业先健体,健体先健脑。药瓶的背面,专门设计了英文说明书和贝恩博士的英文签名。贝恩博士当然是子虚乌有,还是利用崇洋媚外心理,为了促销。

    他看了一些国外的医药杂志,国外是很会给药品做广告的,他也要学习。做个什么样的广告好呢?一定要奇特,有吸引力,一下抓住人们的眼球,打开市场。

    几天后,上海各大报头版都登出一幅大型广告,广告上只画出一个楕圆形,下面一行字:欲知详情请看明日本版广告。

    看报人纷纷议论:

    “这广告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不是写着让看明天的广告么。”

    “那明天得看看怎么回事。”

    “嗯,得看看。”

    第二天,上海各大报头版又登出幅广告,还是那个楕圆形,只不过多了眉毛眼睛。下面还是那行字:欲知详情请看明日本版广告。

    看报人又议论:“今天多了眉毛眼睛。”

    “是呀。“

    “看来这是个人脑袋。”

    “好像是。”

    “是什么人呢?”

    “不知道,不是让看明天广告么。”

    “明天还得接着看。”

    “嗯,接着看。”

    一传十,十传百,全上海很多人都在议论这个广告,看报的人议论,没看报听说的人也议论。这广告成了轰动上海的一件事。

    第三天,各大报那幅广告眼睛下边又多出个鼻子。下面还是那行字:欲知详情请看明日本版广告。

    人们议论:“这又多出个鼻子。”

    “是呀。”

    “看出是谁了么?”

    “看不出。”

    “是哪个大人物吧?”

    “看不出。”

    “那明天还得看。”

    “还得看,得看到这个谜底。”

    上海议论这件稀奇事的人更多了,差不多达到了家喻户晓。

    第四天,各大报这幅广告鼻子下面又多出了张嘴,是一个完整的人脑袋了。下面是这样几行字:新亭大药房十月底在南京路隆重开业,并专门推出美国药学博士贝恩研制的特效药“贝恩清脑液”,服用后可清脑醒脑健脑,头晕头昏心烦意乱一扫而光,百试百灵。建业先健体,健体先健脑。

    “噢,是推销健脑药的广告呀。”“说得这么好,应该试试。”“肯花这么大工本做广告,一定出手不凡,我去给老妈买一瓶。”“我也给老爹买一瓶。要是好,再继续买。”

    “新亭大药房”刚开业就红火了,来购买“贝恩清脑液”的人络绎不绝。药水每瓶成本五角,卖三元一瓶,利润六倍!药房卖此药最火时每日获利三四千元。

    数日后,龙新亭又给在上海的几位著名知识人士送去数瓶贝恩清脑液,并说如果服用感觉好请给写篇文章见报,润笔费每字一块银元。还真有两位名士写了文章在报纸刊登。其中一位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人物。如此一来“贝恩清脑液”更是名声大振,很快卖到全国数个大城市,乃至卖到港澳东南亚各国。龙新亭看着滚滚而进的银元,乐得闭不上嘴。

    24

    一个多月后的一个星期天,龙新亭又来看望丽丝。一进大门,仆人便告诉他夫人生病了,正躺在床上休息。龙新亭连忙走进卧室探视。

    “丽丝姐,你怎么了?哪不舒服?”龙新亭关切地问。

    丽丝躺在宽大的铜柱钢丝床上,脸色腊黄,病恹恹地说:“我前天请客户在天成酒楼吃了海鲜,晚上回来后就腹泄。三天了,还没好。唉,泄得我一点儿力气也没有。”

    “服药了么?”

    “服了,可效果不明显。”

    “我开个方子,你让仆人马上去我药房抓药。”

    仆人出发后,龙新亭欠疚地对丽丝说:“近来工作太忙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