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左宗棠的话触动了林则徐的心灵,这些话也是自己要说的,可十年来深藏在心中,不好明言。今日听到这些话,他感到无比痛快。

    左宗棠继续说道:“英国来华兵力虽少,但船坚炮利,而我国的武器落后太多,这是也是我国连连战败的原因。”

    林则徐点头,表许赞同。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洋人对我国的军情、地理乃至虚弱之处掌握透彻,而我国将帅对洋人全无了解,只是胡乱猜测,虚妄判断,以至临阵失措。”

    林则徐连连点头,顺口说道:“如果十年前你左季高能够出山参战,局势或许会不一样……”

    听了这话,左宗棠沉默片刻,低沉说道:“季高几次科考失利,没有功名,只能在家教书糊口……”

    林则徐转移话题:“目前国家的之急你认为在哪里?”

    左宗棠脱口而出:“当务之急,首在防务。”

    林则徐“嗯”了一声,等着左宗棠说下去。

    左宗棠接道:“洋人觊觎我国已久,如今占到便宜,今后会变本加利。战端随时可能再起。所以我国一定要加强防务,有备无患。晚生认为国家之大患不唯在东南沿海,也在西北边陲。沙俄也有觊觎我国西北地域之心。”

    林则徐点头:“你这个看法与老夫不谋而合。老夫在新疆数年,也有同感。听说你一直很关心新疆,还写了一首诗,可否读来让老夫听听?”

    “那晚生就背诵请大人指教了。”左宗棠开始背诵:“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置省尚烦他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诗写得不错。“林则徐赞赏完诗歌又问:”许多人把新疆看作不毛之地,主张放弃塞防,你为何对新疆颇为关注呢?”

    “新疆幅员辽阔,资源也很丰富,当然尚待开发。开发后必大大增添我国国力。俄国由于与新疆接壤,对这块宝地觊觎已久。如果我们不注重塞防、开边。俄国一旦动手,后患无穷。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蒙古不安,则京师危险。因此我认为东南海防,西北塞防,二者并重,不可偏废。”

    林则徐心想,自己在新疆伊犁戍边多年,自知巩固新疆边防的重要。而身在湖南的左宗棠没有去过新疆,却这样了解新疆,对新疆的边防这样重视,足见其远见卓识,爱国情怀。他看着左宗棠说:“季高,我在新疆几年,深知如大力开发,经营得当,其美丽、富庶不下于江南。我本有志于在新疆为国效力,但又蒙旨到内地赴任……”说到这他招呼儿子林汝舟,吩咐他:“将我在新疆历年来考察的资料拿来。”

    林汝舟遵命取来一个皮箱。

    林则徐对左宗棠说:“季高,这是我在新疆历年来考察积累的资料。有地理形势,农商、水利、军营等情况。我以为为防俄罗斯觊觎新疆,应移民实边,大力开发,巩固防务,以备不测。你关心新疆建设和防务,又懂经济、军事,开发新疆、保卫边防,就需要你这们的人才。我将积数年的心血,就交于足下,或许将来你会用得上。”

    左棠感动地站起,动情地说:“晚生将牢记制台大人嘱咐,永志不忘。如果有了机会,晚生一定努力献身于西北开发、边疆巩固,赴汤蹈火,再所不辞!决不辜负大人的希望。”

    两人秉烛交谈了一夜。第二天稍事休息,又接着谈了大半天,都感到推心置腹,相见恨晚。

    临别时林则徐手书一幅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意思是此处是藏龙卧虎之地,下联是赞赏有才华之人,都是对左宗棠的肯定和赞赏。

    左宗棠见到此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拱手深深鞠了一躬,表示对林公的感激和感谢。

    林则徐意犹未尽,接着又手书一联,送给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左宗棠激动地俯首说道:“敬领林公教诲。”接着他也提起笔来手书一联:“是能养天地正气,实乃法古今完人。”

    林则徐欣喜地着着对联,夸奖道:“季高真正说出了老夫的心愿,但愿不辜负此联。

    两人虽相见恨晚,依依难舍,但终有一别。临别时林则徐紧紧握住左宗棠的手说:“季高,国家不能早日用你,是国家之憾。但又未尝不是你的幸事。有了这些年的磨炼,才有了今天堪当大任的你。方今之日,国威不拔振。以我观之,你为国效力之时已不远矣。而厚积薄发,中年任事,正可有一番大作为。比起廉颇、姜尚,足下还是蒸蒸日上的朝阳呀!”

    一席话说得左宗棠心潮澎湃,伏身再拜。

    晚上,左宗棠回到家后,心里高兴,便喝了一些酒,酒后微醉,不觉对家人说起了得意的话:“全省大小官员都等着见林大人一面。可林大人却站在船头上让他们都回去,说他要单独见我左宗棠一人。抚台大人闻听此言当下就不干了,说他们已等了一天了。可林大人却说,多久也不行,我可以不见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