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青史一页(短篇)

    一

    夜色迷蒙,江风阵阵。蜀主刘备躺在白帝城永安宫中,只觉心急气短,头晕目眩。自数日前被吴军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自己便一病不起。几十员战将夭折,几十万士兵伤亡,创业以来最惨重的失败,真令人痛彻骨髓!

    大哥,大哥!定睛一看,啊,是关羽c张飞两弟于黄泉之下呼唤自己。“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这是桃园三结义时的誓言,自己就要去黄泉与两弟聚合了,兄弟三人是不能分开的。刘备挣扎着坐起,吩咐身边的侍从:“速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杨仪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

    诸葛亮等星夜赶至白帝城永安宫,拜伏在蜀主刘备面前。刘备令侍从扶诸葛亮坐卧榻前,握住其手,流泪说:“朕之将死,有心腹之言相告!”

    孔明涕泪双流:“主上有何圣谕!”

    刘备气喘说:“丞相有经天纬地之才,必能安邦定国,终定统一大业。太子尚年轻,若太子可以辅佐,则辅之;如其不才,丞相可自立为蜀主”

    诸葛亮听毕,汗流浃背,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言罢,叩头流血。

    刘备又向伏倒卧榻前的众官遗嘱,“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言毕气绝。

    二

    蜀主刘备遗体运回成都,举朝伤悼。诸葛亮念思先主三顾茅庐c白帝托孤知遇之恩,更是茶饭不思,昼夜难眠,但仍支撑精神料理朝事。这一日,诸葛亮拖着疲惫身体回至家中,换上布衣木屐,坐到院角的竹林中纳凉。他喜爱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坐到竹林中,便感受到淡泊,感受到宁静。这时家人来报,长史杨仪求见。

    “丞相,下官听一情况,特来报告。”杨仪一脸严肃。

    杨仪为人谨慎,平日很少到家中秉事,今日前来,必有要事。诸葛亮挺直身体:“何事请说。”

    杨仪看看送茶来的家人。诸葛亮待家人将茶盏放下,对其说:“退下,勿令它人来扰。”家人唯唯退下。

    “丞相,下官一远房亲属于宫中做事,告诉下官,几日前后主又偷将一有姿色民女纳入宫中,日夜交欢。先主刚逝,后主便如此放荡,实令人心伤。”杨仪面显气忿。

    “噢,有此等事?”诸葛亮也面孔严肃。

    “还有更令人心伤之事。”杨仪又说,“后主还对近侍说:“先主一走,便无人管教朕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从今后朕可以尽兴玩乐了。”

    “岂有此理!”诸葛亮面显气忿。这个阿斗,平日里便很愚顽,不想在此主逝国艰之时,竟做出此等荒诞悖理之事,真是不成体统。

    杨仪又说:“丞相,先主临终之时,便对后主放心不下,托嘱丞相管教辅佐。今后后主便是一国之主,还望丞相多加教诲,使其明理立志,继承先主遗志。”

    诸葛亮点头:“此事我当劝教后主。”

    杨仪应道:“丞相教诲,后主是不能不听的。”

    诸葛亮又说:“以后卿如发现情况,还望尽快告知于我。”

    杨仪颔首:“下官谨记丞相吩咐。”

    三

    这一日风和日丽,后主刘禅与几名宦官在皇宫花园逗蟋蟀取乐。两只黑亮的蟋蟀在精制的陶罐中追逐打斗,激烈厮杀,逗得刘禅手舞足蹈,嬉笑不止。正玩在兴头上。一宦官匆忙跑来秉报:“陛下,丞相来了。”刘禅慌忙让众宦官收拾玩具散去。慌乱中捧蟋蟀罐的宦官脚下一绊摔倒在地,罐打碎了,蟋蟀跑了。刘禅正要怒骂,只见诸葛亮已走进花园门内,只好屏气敛衣,上前迎接。

    “臣闻陛下正在花园游戏。”诸葛亮双目看定肥胖的刘禅。

    刘禅低头应道:“相父,朕没有游戏,只在后花园里读书。”他看了看身边的宦官,“他们可以证明。”

    众宦官连忙答道:“是,陛下是在读书。”

    诸葛亮指着地上摔碎的陶罐:“这不是逗蟋蟀的陶罐么?”又一指众宦官:“你们怎敢撒谎?”

    众宦官连忙跪下磕头。

    刘禅脸红低头。

    诸葛亮令众宦官退下,然后对刘禅说:“先主刚仙逝,国家处于艰难之时,陛下凡事应以国家为重。”

    刘禅点头:“相父说得是。”

    诸葛亮又说:“陛下正值年轻之时,喜爱游玩也在情理之中。但身为一国之主,游玩应有节制,不可太过,‘业精于勤荒与嬉’。先帝创业艰难,陛下守业更难,须兢兢业业,尽心尽力。”

    刘禅点头:“相父说得是。”

    诸葛亮看看刘禅,“臣听闻陛下近日将一民女揽入宫中,可有此事?”

    刘禅面呈赧色:“这,这”

    诸葛亮声音转为严厉:“先主大丧期间,做出此等事甚为不当!”

    刘禅结巴:“是,是下人送进宫的。”

    “陛下为一国之主,应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