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空间(随笔)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两维,本文想专门谈谈空间。

    一

    空间是人类探索的主要目标之一。从非洲出发,人类探索的轨迹不断扩展,到欧洲,到亚洲,直至整个地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类又向天外探索,探索月球,探索太阳系c银河系

    在不断探索中人类明白了一个真理:地球外有太阳系,太阳系外有银河系,银河系外有总星系宇宙空间有无限大,无边无际,永无尽头

    宇宙无限,人类的探索亦无限,所以说“绝对论”c“顶峰说”是错误的。人类的探索没有顶峰,只有不断攀登,不断向前。固步自封c自得自满是渺小c浅薄的。

    二

    人类在向大的空间探索的同时,也向小的空间探索。数千年前,中外智者就猜测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这种猜测可能源于积沙成塔c滴水成流的启示。但囿于科学观测手段的缺乏,对这种微粒是什么模样,由什么组成却说不清楚,只是模糊认识。中国智者笼统认为世界是由金c木c水c火c土五种基本元素组成。

    1673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发现了人类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东西——细胞。人类向微小空间的探索迈出了重要一步。18世纪后期,人类经过科学试验发现了极微小的物质——分子c原子和电子,并认识到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世纪初,新西兰科学家卢瑟福发现了更小微粒——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在向小的空间探索中人类认识到,物质的小也是无限的,没有尽头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宇宙是无限的,人类的探索也是无限的,没有尽头

    三

    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好,不断扩展生存空间,逐渐占领了全地球。在扩展中人类有些不厚道,不断缩小c消除动物c植物的生存空间。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砍伐森林,为了利用木材,也为了开垦田地。世界森林面积5000年前76亿公顷,1860年减至55亿公顷,1975年降到26亿公顷。现在世界森林正以每天3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每年减少1100万公顷,以此速度再经210年就砍伐光了。随着森林面积的缩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恶化c洪涝灾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人类又不断捕杀动物,使动物种群不断减少,这也破坏了生态平衡,带来很大危害。例如狼群的减少使草原生态平衡破坏,草原随之破坏。畅销书《狼图腾》就生动说明了这个情况。

    人类在扩大生存空间时还忽视了一个问题,环境的污染。各种工厂越建越多,遍布全球,各种有害物质及垃圾也大量排出,河流c空气c土壤被严重污染。现在全世界每年有60多亿吨粉尘,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大气臭氧层遭到破坏,出现空洞。世界河流c湖泊多数被污染。世界每天就有400多万人因环境污染致病。80的癌症患者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

    这就产生一个悖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盲目扩大的结果却使人类的生存质量下降,威胁到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发展需要平衡,不能顾此失彼,发展自己也要给动c植物留出生存空间,也要注意保护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唯一途径。聪明的人类现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关键是如何贯彻实施。

    四

    人类向宇宙空间探索时,想到一个问题,在其它星球上有没有人类?随之又想到外星人会不会侵略c占领地球?于是各种外星人侵略地球,或星球间大战的科幻小说产生,流行一时。这种想法是基于人类殖民侵略的背景。随着殖民政策的失败,人们又想,为什么要和外星人作战呢?交朋友不是更好么?于是又向外星球送出橄榄枝,送出友好c和平的音讯,祈望如果遇到外星人会握手言欢c携手共进。

    人类在向动c植物争夺空间的同时,相互之间也不断争斗,各种族c各国家之间战争不断,主要是为了争夺空间。几千年的争斗血流成河,死伤无数。但哪个种族或国家完全胜利了呢?没有。天下分了又合,合了又分,孰对孰错?孰胜孰败?难以言说。纳兰性德看得分明:“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蛮触是庄子寓言里两个蜗角中的小国,却为了些小空间争斗不已,可笑可叹。

    20世纪人类空间的争夺战达到高峰,两次世界大战使全球都卷入其中,人类遭受空前灾难,被侵略国损害巨大,侵略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损害更巨。战后人类反思,争夺不能达到目的,反受其害。于是人类开始寻求和解,联合国成立了,区域合作组织如欧盟c东南亚联盟c亚太合作组织等纷纷建立,人类努力走向和平共处,携手共进。北京奥运会歌唱出了人类心声:“我和你 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 永远一家人。”

    其实个人之间也应如此。清代名相张廷玉老家盖房子,为三尺地皮与邻家起纷争,管家给在京的张廷玉写信,希望他给当地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