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厉害人物,臣其实有个人选推荐。”张寿若有所思地开了口,可看到朱廷芳突然侧头瞥了自己一眼,目光中尽是不赞同,他哪里不明白朱廷芳是觉得自己不在其位瞎谋其政,他却只当没看见,若无其事地说,“臣觉得若要论强项,无人能及顺天府王大尹。”

    此话一出,朱廷芳还没来得及反应,朱莹就已经跳了起来,忘乎所以地蹦上前去,大声叫道:“皇上,阿寿这个人选实在是太适合了!”

    皇帝似笑非笑地斜睨了朱莹一眼:“王杰要是不在京城,你们日后碰到点事再扔去顺天府时,可就不像现在这么轻易了。”

    知道皇帝说的是自己和赵国公府频频给王杰扔锅,张寿只能装成没听懂,煞有介事地说:“王大尹这样的强项之人,如果一味呆在京城,顶了天也就是敲山震虎,让皇族子弟,权贵之家收敛一点而已,再让京城百姓日子过得更舒心一点,但到了边镇……”

    朱莹立刻心有灵犀地接上了张寿的话:“王大头到了边镇,那些骄兵悍将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我就不相信军中能从上头大将一直烂到每一个小卒,提拔几个还算好的,把那些贪腐无能的杀他一个人头滚滚不就得了?”

    “女孩子,不要口口声声杀杀杀。”

    皇帝没好气地瞪了瞪朱莹,见她丝毫没有悔改的样子,反而侧头去看自家长兄,满脸的痛惜和关切,他就沉声说道:“好了,小朱你就起来吧,你的陈情和劝谏,朕都听到了。朕居于深宫,不少事情都只能听下头禀报,而一旦耳目闭塞,那就什么都听不到了。”

    眼看朱廷芳站起身来,吴阁老有点后悔今天凑热闹凑出了一场天大的是非。然而,当皇帝开始自叹耳目闭塞,作为内阁阁老,哪怕排位中不溜,领导责任从前都是其他人承担,可此时既然只有他一个人在,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皇上,这是臣等身为辅弼的失察。”

    “你不用说了。”皇帝摆摆手打断了吴阁老,随即笑容可掬地问道,“吴卿,你说如果朕任用王杰为宣大总督,这个任命如何?”

    哪怕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可皇帝这么快提出来,吴阁老不禁有些踌躇。王杰的能力,已经在一任任地方官的过程中有目共睹,而王杰的品行和节操,只要看人在顺天府尹任上那不怕得罪人的强势,也能够确认无疑。然而,他眼下却着实担心,这会不会太矫枉过正。

    按照朱廷芳的说法,赵国公朱泾已经杀了一批,这要是王杰跑过去再杀个人头滚滚……

    想到这里,吴阁老不禁有些幽怨地扫了一眼张寿——你怎么就提出这么一个麻烦人选呢?

    但吴阁老的犹豫并没有维持太久,只是片刻,他就已经做出了决断。他肃然举手一揖,随即沉声说道:“皇上,臣觉得王大尹这个人选非常合适。然而,宣大总督乃是要职,却也是最烦乱棘手的要职,臣认为王大尹应该要多带几个帮手。”

    他说着斜睨张寿,意味深长地说:“臣听说,张博士在融水村教过的一个学生,很得王大尹赏识,没几个月就已经从白衣令史直擢户房典吏?这样一个精通算学的好苗子,何妨让他跟着王大尹去上任?”

    见张寿微微一怔,他不等对方反应就连珠炮似的说出了接下来的话。

    “而九章堂的那些监生们大多出自寒门,又没有功名,何妨也挑选两三个人跟随王大尹去历练一下?当然,时间不用太长,两三个月轮换一次,这样的历练,总能胜过闭门造车!”

    吴阁老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就连不愿意动脑子如朱莹,都已经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更何况皇帝和朱廷杰?

    然而,皇帝是感慨吴阁老卯足了劲把推荐王杰的张寿拖下水。至于朱廷杰,他直到现在方才意识到,祖母和继母都已经认定的他这未来妹婿,竟然已经隐隐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小势力,竟然已经渐成气候。

    “皇上,吴阁老这个建议……臣也很赞成!”

    张寿笑吟吟地说了一句,对着吴阁老微微一点头,眼见人表情瞬间有些僵硬,他就若无其事地说:“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路,更何况如果只是做那些和实际脱节的题目,不能学以致用,那纵使皇帝支持九章堂,别人也会在背后觉得那是虚耗钱粮。”

    因为如今的数学又不像经史,只做理论研究,根本就不可能。

    “那好,就依吴卿和张卿所言。”

    眼见皇帝一锤定音,吴阁老忍不住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错觉,心里非常不确定自己的推荐到底是遂了张寿的心愿呢,还是给人造成了麻烦。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大同人,哪怕出身小地主,可他哪里会不知道某些大将和本地商人是什么德行。

    当下,他只能无可奈何地说道:“既如此,臣先行告退。”

    见吴阁老心事重重地这就要告退离去,朱莹忍不住轻轻拉了拉张寿的袖子,得到的却是张寿一个让她姑且别出声的眼神的。果然,下一刻,皇帝就突然问道:“对了,吴卿跟着这些小字辈一块进来,是有事对朕说?”

    吴阁老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就忍不住暗骂自己简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