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地收购粮食,或是在张家口等地建立屯田,用以换取北边的纸币,正是换了一种形式的开中法。这些纸币被视作购买许可,所以能以百分之十的溢价出售给外国商人。粮食即便不能赚到钱,也绝不会亏,所以光是转卖纸币的收益就有百分之十的纯利。

    无需上税的纯利。

    有百分之十的纯利,江南逐渐开始有人将大量白银存入帝国银行,以至于帝国银行行长为纸币的供不应求感到痛苦。

    大明现在一共有十余个造纸厂承担币纸制造,三个印刷厂全力印刷纸币。即便如此,纸币产量仍旧得不到满足。

    “陛下,必须印制大面额的货币了。”帝国银行行长进言道:“而且必须是禁止回兑白银的纸币。”

    徐梁对此还能说什么呢?欧洲对丝绸、茶叶、瓷器的购买欲之强让人惊讶,为了满足货币需求,刺激外销,印制大票面的货币符号是势在必行的事。

    “先印一百万两面额一千两的纸币吧,禁止兑购白银,其他一如国内小票纸币。”徐梁道。

    在中国商品的刺激之下,原本已经渐渐低落的白银流入,竟然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虽然西班牙禁止白银外流,但比索和印度卢比仍旧被大明吸入金库之中,换走一张张印刷精美的纸币。

    荷兰人在丢了夷州之后,虽然扬言报复,但是其本国与英国的海上霸权争夺愈发激烈,摩擦渐多,如果没有意外,原历史剧本中的英荷海战将如期上演。既没有军力攻打大明,又没有足够量的白银交易,荷兰人在东南亚经贸体系岌岌可危,终于让葡萄牙人看到了夺取爪哇的可能。

    不过这些并非徐梁的关注点,徐梁更注意江南白银的入库情况。

    华夏作为一个贫银国,在明中期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是以铜钱为主,白银只是作为大宗交易的辅助货币。之所以在明中期之后白银迅速成为国家主流货币,正是因为南方势家通过海贸积存了大量白银。他们不可能把白银全埋在地里,还得用出去,这就是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的真相。

    张居正秉政时,举国以白银缴税,正合南方势家的心意,却极度加重了北方农民的负担。因为北方白银紧缺,兑价高昂,国家收税又只收白银,使得粮食等于变相跌价,为了完税,农民必须贱卖粮食,最终导致丰年破产的惨状发生。

    鉴于天灾人祸,徐梁对北方诸省的政策仍旧是粮、币双向扶持。对于失地破产的农民,吸入各种官办、民办法人组织,通过出卖劳动力而获得报酬。对于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自耕农,则给予口粮补助。对于达到了纳税资格,但缺乏纳税能力的小地主,则还要辅以技术补助。

    “陕西、山西明年的赋税补助计划准备如何了?”徐梁又问帝国银行行长道。

    帝国银行行长道:“各县点已经铺开,人员也调派妥当,只是具体税额还要等明年收成统计出来之后才能确定。因为按照户部部议,帝国银行只是补贴全部税额。”

    “这也是检验银行点的实际营运能力要谨慎。”徐梁最后提醒道。

    帝国银行行长点头称是。

    一个只有两处业务点的银行实在不能算是真正的银行。然而在这个没有电力、没有通讯、运输条件恶劣的时代,要在全世界率先铺开帝国范围内的银行络,不亚于再修建一条长城。

    “陛下,微臣下个月还要去跑一趟山陕方面,等到明年收税时断然无碍。”帝国银行行长立下了军令状。

    徐梁见他一脸凝重,笑道:“跟你说个事,也算给你宽心。明年的正税可以任由农民在全年任何时间缴纳,所以你不用担心一下子涌来许多人。”

    帝国银行行长果然宽了心了,这样就不用在税季额外多派人手了。不过即便如此,帝国银行的工作进度还是过慢。在今年的自报考成中,帝国银行行长可是将低息扶助贷款一同报了上去,可现在铺设完山陕两省的点之后,就再无余力去做别的事了。

    考成若是完成不了,自己的前途晦暗且不提,光是奖金就得少拿多少?想到自己的奖金,帝国银行行长又想到了各级官员吏目重订薪俸的任务。

    陛下废卫所之后,大明的州县达到了一千五百余个,每个县行政司法两套体系,吃皇粮的少则七八十人,多则过百人。这些人的薪俸日后全要从银行走账,让他们在各县营业所支领。这得是多大的工作量!

    徐梁看帝国银行行长脸上神情变幻,知道他要忧心的东西不少,归根结底就是人手不足。一亿五千万人口的大明,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要转职工人还可以胜任,转职管理岗位则力不能逮。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引入商业银行机制,将大量繁琐的基层业务承包给私人银行。其实两淮盐商并非没有动过这个脑筋,非但在报纸上鼓吹,还走门路递上了题本,不过徐梁全都压下不发,并不打算将金融领域开放给民间。

    何况这些盐商素无操守,比之张家口的晋商好不到哪里去。

    食盐利润之高,乃至徐梁前世国家仍然实行专卖。而那个时代国家只有两项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