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纲对大宋的诸般恶劣非常清楚,不然,他也不会整天喷这喷那的,成了讨人嫌的李大炮。此刻,面对老管家的无情嘲讽和无形的反质问谴责,他又能说什么呢......

    来这的三边骑兵高兴了。

    他们都是三边帅最信任也最精锐的骑兵,否则也不会调来配合李纲了。他们知道,这六千套战甲肯定有自己的一份.....我可是大帅的心腹骑兵,我若得不到,谁配得.....

    阎中立、贾琼、刘衍,三位带队的大将,更高兴。

    有了这种甲具,骑兵重装,根本不怕箭雨,马,容易伤到的要害部位也被厚甲护着,这样一来,在骑兵冲阵时就不怕辽军以擅长的步射骑射制造的箭雨阻击了。

    有了这样的次重装骑兵队伍,三边的骑兵战斗力增加的何止翻倍,就能打硬仗了。

    他们三个内心里是极愿意关照和保护柴进的。

    不止是柴家庄总那么盛情大方地招待,也不是出于水产供应的关系,他们有私人的理由,都得到了柴进私下赠送的坚固盔甲和宝刀。

    那盔甲防御能力太好了,远没大宋制造的重装步人甲那么厚重不便,防护能力却半点不差。而刀,锋利得很,削铁如泥那是吹牛,但确实是能斩钉截铁,战场太好用了.....

    柴进赠送盔甲战刀,这等于是让他们多了不知多少条命,这个恩情可大了去了。就只算这种宝甲宝刀的价值,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无价之宝啊,柴进却就这么白送他们了。

    分文不要。

    也不需要对柴进和这个庄子格外关照什么。

    柴进说了,就因为你们对外敌骁勇敢战不怕死,是有血性有铁骨的勇士功臣。

    抗击蛮夷的民族英雄,应该得到尊重。

    宝甲宝刀就应该用在你们手里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悠悠华夏要感谢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和牺牲......

    这之类的话,并不新鲜。

    朝廷,那些士大夫们能说得更有激情,更动听,更精彩,却.....就是没柴进说得感人。

    朝廷,士大夫们,文武高官勋贵们,也就是嘴上那么习惯地娴熟地说说而已,忽悠傻子上前线。柴进没说几句,似乎没什么文采,说的也没什么手舞足蹈、唾沫四溅、大袖飘飘如谪仙降凡尘,没有什么风度翩翩慷慨激昂浩然之气冲空、振聋发聩,但却真情流露,实实在在地感激着边军的奉献牺牲,很实在的努力为边军干着实事。

    李纲也很懂得这批铠甲能在战场起到的重大作用,明白其宝贵程度。

    这些装备,对如今根本没能力制造的大宋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太重要了,重要到几乎能决定对抗辽军的胜败,甚至能影响到宋辽两国的国运......

    他心底对柴进总多多少少有些怨隙,看过了此战,更是对柴进有了猜忌和警惕,此刻却也不得不敬佩柴进的这份大气公心,心里对柴进的那些猜忌疑虑心也随之消了不少。

    柴进暗藏着这等战争宝贝却全拿出来白送了边军,这说明柴进并没有对大宋不利的心思。若不是这样,柴进就应该装配二龙山强盗,至少至少也应该是武装起自己的部下.....

    在三边骑兵的兴高采烈欢呼感谢赞叹声中,李纲习惯的大喷子脸也变了,笑呵呵的多了真诚热意,代表朝廷和三边将士对老管家郑重表示了谢意,并且请老管家一定要把他的拳拳谢意转达给柴进。

    老管家对李纲并没什么好感,

    显然,他对李纲当初来沧北上任借住在此白吃白喝白住却竟然有脸欺负他小主人的事始终耿耿于怀,不敢信李纲,也不愿意轻易原谅。

    对李纲的感谢,老管家风轻云淡地显然并没当真,不当个事,几乎摆明了神态对李纲说:你这个大喷子也许人品还凑合,但做事半点儿不可信,为你那些坚持,你什么(缺德)事都能干出来,事实上和你骂的瞧不起的那些奸贼没什么不同的.....柴家不需要你感谢。还有,也不需要你上报朝廷说盔甲的事表彰小主人的爱国心和功劳.....那有屁用?

    李纲.....只能尴尬地笑笑,然后带着水产和甲具满载而归。

    六千甲具,在三边帅同心同志的紧密关系下,很自然地公平平均分配到了三边。

    ....................

    东京汴梁。

    皇宫中,赵佶瞅着案上的奏折,眼冒火星。

    奏折是河间府宿太尉和监军共同上报的,

    自然是大诉柴进是如何嚣张不法挑衅皇权的......大宋官场再正常不过地推卸责任,把没能剿灭柴进的罪过全推到了柴进团伙依仗赵庄城的险固张狂坚定反朝廷上,也就是再一次把主要罪责推到帮柴进拥有强大防御力的赵岳家头上,大力谴责.....这很符合皇帝和大臣们仇视沧赵的心理,同时也隐隐约约举报反应李纲极可能私通柴进,怕是有不臣之心.....

    赵佶对赵岳家越发愤恨敌视,杀柴进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